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电影的文学精神和思想力量
看数字电影百合奖获奖作品有感
m.folksfolks.com 2010-05-28 16:06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中国电影时下很红火。然而,如何赢得市场赢得观众,既关乎个人电影事业命运,又关乎整体电影事业兴衰,这是电影人无法回避的课题。在这样的市场文化大背景下,有一个误识影响着中国电影:过分倚重娱乐精神,以为奇观效应是吸引眼球的保证,是抵达市场狂欢的通道。于是重奇观视听、奇观故事、奇观命运、奇观笑料、奇观时尚,皆欲锁定奇观。重奇观并不为过,成为过失的是大面积向奇观和娱乐倾斜而疏离了电影的艺术本体——反映现实世界的文学精神。

与此对应的是,同样红红火火的电视电影却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另一种经验。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的数字电影,亦即在CCTV—6播放的数字电影称为电视电影。经过11年的创作与播出,它已成为中国电影一道亮丽抢眼的风景。不久前刚刚落幕的第十届数字电影百合奖,是对2009年度电视电影创作的检阅。这一年,电视电影在稳定年产110部左右的前提下,艺术质量和收视率,美誉度和影响力继续攀升。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觉而清醒地坚守电视电影发展战略,那就是倚重文学精神、思想力量和精良的制作。探究其成因,对于大银幕创作,对于整个电影业都具有启示意义。

就文学精神而言,内容为王叙事为先。承载内容的人物形象决定作品的成败高下,而怎样讲述即叙事策略,对于观众而言,却是决定看与不看的先决条件。获得百合奖一等奖的《铁流1949》表现一个英雄连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仪式的故事,作品选择一个特殊的叙事角度,连长刘铁柱带着他的战士们由炮火硝烟的战场,转向阳光灿烂的阅兵训练场;由此带出伟大的历史机遇——和平取代战争,新中国取代旧中国。在这样一个命运转折时刻,刘铁柱和战士们为连队荣誉而战,为新中国荣誉而战,深刻的立意,独特的角度,深入开掘题旨和人物的精神境界,具有震撼力的历史精神和时代精神,让作品超越题材本身和献礼意义而获得长久的艺术魅力。同样获得百合奖一等奖的《开头那些日子》表现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如何在城市里风生水起。作品摆脱了宏大叙事,巧妙地将镜头对准一个小院,写小院里的几户人家在改革初期的命运,上演了一幕幕求生存求发展的人间悲喜剧。这个角度使影片能深刻生动展示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揭示人心思变的社会变革趋势和改革给家国民族带来的新的生机,使作品充满人生况味和历史况味。本届百合奖获奖作品更多的是写世俗小民,它们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底层叙事人性书写。如描写刑满释放人员在情感与精神的废墟上,站起来重新生活的《骆驼圈》、表现三个成年人彼此在相互救赎中化解怨恨,也在相互救赎中提升和净化情感与灵魂的《前妻》。它们抓住作品主人公命运发生嬗变的独特角度,叙述人物的命运和剧情,着力刻画出小人物的善良和高贵的精神力量。

反观大银幕国产电影创作,那些粗疏之作,难以进入影院之作,多因讲述的文学智慧等而下之。在文学精神的常识层面不及格,必然受到市场与社会的双重排斥。而近几年来作为国产影片最新艺术成就代表的主流大片,同电视电影优秀之作一样都在如何讲述上做足文章,一样的倚重文学力量和思想力量。《十月围城》堪称为新主流商业电影。它找到了具有社会主流价值的戏核——保卫孙中山。孙中山代表历史前行的趋势和民族的愿望,推动历史的进步成为这部戏的角度、戏胆和推进剧情的原动力,于是,便上演了惊天动地的孙文保卫战。这个角度和结构是类型化的模式,危机重重杀机四伏而又峰回路转,看得人牵肠挂肚唏嘘感叹。对电影市场而言,文学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影片《十月围城》将类型样式与艺术品质、类型样式与主流价值观做了富有生命感的有机组合。市场大卖,观众叫好,亦频获殊荣。这给国产影片创作提供了大成功的书写范式。

时下的电影中,那些差强人意之作多数是有故事无人物,有事件无形象,患的是见事不见人的弊病。本届百合奖获奖作品一个共同的艺术优势是注重人物塑造。在描写人物时真实地表现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表现状态的质感和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彰显现实主义品格。令人印象殊深的是,在描写小人物的精神世界时,不去开掘与赞赏人的负面精神奇观和人性猥琐,而专注去描绘人心向善向上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力量。而在塑造英雄人物时,注重写出人物与社会与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体现作品先进的文化立场。《铁流1949》中的刘铁柱,影片把他放在历史转折关头,刻画他将要面对一个崭新的中国时,精神转变过程和性格转变过程,表现出其人格境界人生理想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焕然一新。获得百合奖二等奖的《百炼成钢》的主人公季节,临近退休为了解决正职,由机关下到行将被兼并的“山钢”当过渡厂长。工厂的绝境和工友对工厂的生死相依全力救助,一步步唤起他的责任意识,他与“山钢”人戮力同心扭转“山钢”的命运。他的情感和命运随剧情递进而不断丰富不断变化,人格境界不断提升,颇具人生意味的讲述中透出一股改革者的浩然正气,一种顶天立地的精神力量。《无蝉的夏天》(百合奖一等奖)、《骆驼圈》和《前妻》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在表现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和情感时,同样可贵的是不欣赏人性琐鄙。他们都是草根人物,都生活得艰辛,那份艰辛让人感知让人同情。但是他们都很快乐,有滋有味的快乐,因善良而快乐,因关爱身旁的人而快乐,那份关爱被描绘得十分真诚,人生也显得美丽。只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和对他人的关爱方式因性格不同而显出差异,剧情也各自摇曳生姿,显出各自的艺术特色。

大银幕上,2009年出现的《铁人》是被电影市场怠慢的精品,不能以市场成绩不骄而低视了这部影片文学层面的骄人成就。《铁人》在塑造王进喜和刘思成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时,在表现人物的精神特质上大放异彩。影片把王进喜于艰难岁月激情年代时的国家意识、担当精神,描绘得像团火,灼烤着人心,温暖着人心,鼓舞着人心。而当代人刘思成作为与已远逝的铁人王进喜的精神对话者,他在救赎同伴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救赎。刘思成由不被世俗社会所理解而生发的孤独与痛苦,转变成为以自己的精神境界去影响他人改变他人,成为铁人精神的传承者。影片《铁人》实际上是要给我们当下人精神补钙。雄踞国产影片票房榜首的《建国大业》,被百位巨星参演而生发的炫目消费魅力所遮蔽。它让世人低估了它不同凡响的文学价值和贡献。这部作品具有典型的史诗品格,而这一品格集中体现在具有深刻历史精神的形象塑造上。影片既表现了毛泽东和几大领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非凡之处,又着意描写出几大领袖作为常人的感情表达。其实,影片令人惊艳的是对蒋介石、蒋经国这两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蒋介石由重庆谈判开始时的不可一世,到面对蒋家王朝大厦将倾时的无可奈何和孤寂落寞,蒋经国由临危受命倾力补“天”,到流水落花黯然转身。影片将“二蒋”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迁描绘得复杂准确而深刻,从逆向角度印证了历史前行的力量和人民前行的力量之不可阻挡。

中国电影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和黄金机遇期。把握住机会繁荣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打造国家文化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实现这一文化战略的基础工程仍是重视电影文学创作,重视电影文学队伍和批评队伍。《建国大业》、《十月围城》、《铁人》和《铁流1949》、《开头那些日子》等优秀电视电影作品,再次昭示我们,电影欲吸引人打动人,仍然离不了文学精神和思想力量。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