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
m.folksfolks.com 2010-09-10 17:2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经济特区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今天,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先行先试”而言,责任与使命同在,信心与勇气依旧。从经济特区本身看,特区虽然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一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改革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一些尚未触及的领域还亟待改革攻坚和“啃硬骨头”。这就要求,特区必须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瞄准新目标,抓住“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这一特区新内涵,坚持保持“特”的品格、“特”的地位、“特”的面貌,继续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一时代文化精神,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

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需要经济特区继续大力加快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必须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围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资金使用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功夫,大力建设“效益特区”、“低碳特区”。更加自觉地把自主创新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推动经济增长进一步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着眼于拥有更多的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名牌,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区域,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坚持统筹兼顾,着眼于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

经济特区要保持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历史地位,就必须重点突破,率先建立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机制。要根据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对国家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要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在深化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上取得新突破,在全面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上取得新突破。以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为重点,加快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重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重点,着力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以深化粤港澳紧密合作为重点,促进形成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体制机制。以造就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为重点,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执笔:蒋斌、温宪元、廖胜华)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