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干部论坛 > 正文
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水平
m.folksfolks.com 2011-07-22 16:13  范宏 来源:《黑龙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论述,深刻把握了党的建设规律,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做好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理念来引导

一是树立围绕经济、推动发展的理念。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下去思考,去谋划,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成效为判断标准。近几年,鸡西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探索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员牵头建立党群致富联合体720多个,帮带群众22300多户;建立党群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多家,帮带群众7000多户。

二是树立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理念。实践中,我们推行农村党员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建立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爱心超市,创建了党群义工活动载体,形成了覆盖城市社区、乡镇农村的义工服务组织化体系,注册义工达到1万多人。

三是树立民主开放、阳光透明的理念。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必须自觉打破党的工作神秘化、封闭化的旧模式。近几年,我们对基层党组织的民主政治制度开展了一次集中梳理,最终确定并出台了《基层党内民主十项制度》,在党务公开、党员质询和提案、党群议事、民主听证、双票决策等方面,形成了民主公开、阳光透明的运行机制。

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以科学的创新方法为动力

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破解党建工作一切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根本手段,基层党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就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要用好整合资源、放大效益的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基层党建的领域不断扩大,面对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不可能“单兵作战”、“封闭运行”,必须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比如,我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整合宣传、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农委、工商、民政等部门力量,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强化了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

二是要用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方法。基层党建工作任务重、战线长,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在保证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前提下,抓住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试点先行,示范引导。比如:我们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确定了市级党建项目18个,带动基层形成了近百个创新项目,在全市确定了一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试点,为面上铺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是要用好现代技术、革新手段的方法。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构建党建工作新载体,加快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进程。比如,我们运用互联网建设了“鸡西党建网”这个阵地,通过网上党建理论研讨、党建论坛、党建报刊等方式方法,宣传主流意识,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正面舆论强势。

三、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用科学的制度作保障

一是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应当主动适应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把党的组织设置向社会单元拓展,党组织隶属关系向属地区域化拓展,党组织管理向单位和属地双重管理拓展。比如,针对我市区、场、矿相互融合的实际,我们以打破行政隶属关系为突破口,推行“区域一体化”党组织设置模式;针对“两新”组织迅猛发展,党员人数较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实际,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设置模式;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推行“城乡互帮互助型”设置模式等等,有效地扩大了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二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着力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我们从市管党费划拨200万元,设立了党内激励专项资金。探索了发展党员双投票决制,严格了党员“入口”。

三是创新基层党建保障机制。紧紧抓住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的目标,构建队伍管理、场所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我们实施了“领头雁工程”,2010年以来,培训农村和街道社区干部4000多人次,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村、社区干部实现翻番增长。全市社区党组织建设124个活动场所,66个活动室(会议室),44个室外活动场地,提升了社区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服务承载功能,为社区群众提供了特色化和个性化服务。

四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简便实用的考评办法,增强考核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我们在制定实施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中,突出鼓励创新、争优、出亮点的导向。突出“书记抓、抓书记”,实施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向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员群众述职并接受评议),县(市、区)委书记专项述职抓基层党建情况制度,书记认领包保2个党建项目制度,紧逼加压,狠抓落实。(作者系中共鸡西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