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开创军事训练新局面
m.folksfolks.com 2011-09-23 15:12  郑 勤 来源:《解放军报》    我来说两句

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根本遵循。人民军队军事训练承载党和人民的历史重托,浸润创新理论的思想滋养,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滚滚大潮相伴而行,走过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新的时代条件下,科学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宝贵价值和精髓要义,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军事训练创新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我军军事训练的创新实践,根植于建军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土壤。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壮丽征程中,党的创新理论始终以拓路导航的伟力,引领军事训练不断迈出跨越发展的历史步伐

1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决定我军必须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党的历史方位决定军队建设的历史使命,党的政治方向决定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党的中心任务决定军队建设的实践重心,因而奠定了党的创新理论对军事训练的指导地位。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党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在军事领域先后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人民军队军事训练在两大理论成果特别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军事指导理论指引下,乘风破浪,阔步前行。

2 毛泽东军事思想,奠定了人民军队建军治训的理论基石。在军事训练领域,集中体现为“以战教战”和“正规促训”,鲜明特点是战争年代的“灵活性”和建国初期的“统一性”。战争年代,我军坚持“以战代训”“边打边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以高敌一筹和适应自身特点的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等技战术为重点,在武装斗争实践中不断提高官兵军事技能和战役战术水平。建国初期,我军坚持“正规训练”“迅速提高现代化作战能力”,按照“五统四性”要求,积极开展正规化训练探索实践,召开全军第一次军事训练会议,颁布第一部战斗训练大纲,确立军事训练的基本方针和发展方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军坚持“整训备战”,积极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组织开展全军性“大比武”、野营拉练和“三打三防”训练,实现了由相对零散随机性训练向现代化正规化训练的转变。

3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道路。在军事训练领域,集中体现为“以练备战”和“整顿促训”,鲜明特点是“战略性”和“合成性”。上世纪八十年代,军委发出《关于加强部队教育训练的决定》,强调“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全面恢复组建军事院校;坚持“精兵兴训”,全军大办教导队,恢复以“按纲施训”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训练,把立足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性训练转向和平时期正规化训练;突出合同训练,注重“提高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组织“华北大演习”,举办单兵、分队、合同战术训练改革研讨会和全军教学法集训,建立了逐级训练、逐级合成、逐级形成战斗力的训练体系,实现了军事训练由以技战术基础为重点,向以合同战役战术为中心转变。

4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丰富和拓展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内涵。在军事训练领域,集中体现为“以练慑战”和“科技促训”,鲜明特点是“科技性”和“跨越性”。这一时期,我军坚持遏制危机、控制战局、打赢战争的战略指导,相继组织4种纲目集训、夜间训练、战法研讨、训法改革等重大活动,持续推进训练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内容、战法、训法、手段等训练体系;实施“科技兴训”,以“新三打三防”为重点,奏响“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的主旋律;深化拓展科技练兵,积极开展一体化训练探索实践,强化使命课题针对性实战化训练,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动我军由应对一般战争的传统训练,向应对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科技练兵转变。

5 胡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掀开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新篇章。其中,有关加强军事训练的重要思想,指向明确、全面具体,深刻回答了军事训练领域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集中体现为“体系作战”和“信息促训”,鲜明特点是“指向性”和“系统性”。在胡主席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军坚持用主题主线统揽建设发展全局,注重以现实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核心军事能力为基础,注重从信息化条件下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注重把军事训练的根本着眼点放在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上,注重探索与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相适应的训练模式,注重发挥军事训练的多重功能。军委作出《关于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军事训练的决定》和《关于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意见》,组织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战役集训、研讨观摩、中外联训等活动,大力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战训法研练和联合训练,深化发展基地、模拟、网络训练,不断强化新装备训练和新型作战力量训练,军事训练转变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创新理论,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谋求军事训练新发展,必须积聚党的创新理论的智慧光芒,使之真正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领发展的科学指南

6 纵观我党我军建设包括人民军队军事训练的发展历程,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实践中的每一个重大进步,无不折射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熠熠光辉。

7 解放思想,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法宝。在军队建设和军事训练上,我军战略指导思想的历次调整转变,以及渐进深入的合同战术训练、高科技知识学习、科技练兵、联战联训联保,包括日益发展的战略战役训练、基地模拟网络训练、基于信息系统的融合集成训练,都是解放思想的实践结晶。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客观实际不断发展,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当前推进军事训练创新发展,首要的是解决影响和制约训练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固步自封、畏首畏尾、坐而论道的思想积习,破除粗放型增长、非均衡发展、运动式推进等不合时宜的经验桎梏,着力破解基于信息系统把兵练活练硬的现实难题,创新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理论体系。尤其是在缺乏实战检验,容易不托底的无奈情势下,必须拿起解放思想的武器,紧跟时代发展,切实把握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特点规律;紧盯对手变化,切实把握基于信息系统训练的精髓要义;紧扣我军实际,切实把握以我为主把兵练活的本质要求。只有思想的不断解放,才能加速构建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体系,尽快弥补体系作战能力的短板和不足。

进而言之,当前尤应不断强化深度危机观。更为清醒地认识国家安全发展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危险,真正使军人的使命、责任进入思想,切实转化为大抓军事训练、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强大动力;不断强化前瞻认知观。突破单一军(兵)种为主或一域战场,以合同训练为中心的思维定势,确立三军并重、全域展开、网电攻防、信火一体,以联合训练为主线、单元要素集成训练为形态的基本理念;不断强化主动实践观。推进训练转变,关键在决心,必须真抓实干、干中求进,坚持以我为主、创造条件,为我军训练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强化全局利益观,打破狭隘的门户之见,跳出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在开放共享中谋求整体协调发展。

8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我军军事训练历来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注重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在训练中探索和把握规律、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完善具有时代特征、适应战争发展、符合使命要求、体现我军特色的军事训练认知体系。

新形势下,军事训练坚持实事求是,更加需要有的放矢。这个“的”,就是“仗在信息化条件下打、兵就在信息化条件下练”。分解开来:训练效能应体现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形成上,把系统练、练系统作为信息化训练的重要途径;训练内容应着眼基于信息系统聚能增效优选优化,突出主战装备和新型作战力量的技战术训练,注重战法成果向训练内容的转化固化;训练流程应统一于信息流程和指挥流程,探索从一体化指挥平台到作战平台,从侦察监视预警系统到其它要素系统,从陆海空二炮基本作战单元到三军联合作战体系的新模式;训练标准应由机械化武器平台确定的技术标准和机械化战争确定的战术标准,向基于信息系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的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技战术指标提升;训练手段应着重研究部队分散配置在广域时空和复杂战场环境中,如何依托网络信息系统进行融合集成,组织信息攻防和体系效能评估等问题。

认清以上特点,就能更好地着眼“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赋予军事训练新的时代内涵和标准,切实增强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指向性、针对性,做到逻辑起点不偏移;就能更好地立足国情军情,深入理解世界的信息化、我军的信息化、我军的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之一般、个别、特殊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做到理性认知不偏颇;就能更好地从全局上理解把握推进训练转变的目标任务,从局部上立足部队现实条件拿出具体可行的思路举措,做到上下结合不偏离;就能更好地坚持战斗力标准,树立正确的训练观、政绩观,真正跳出一些工作“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的怪圈,做到训练指导不偏差。

9 与时俱进,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军队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掌握主动的内在要求。训练领域的与时俱进,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制胜因子,以“开风气之先却都不为师”的锐气,把对传统的眷恋更迭为对创新的向往,勇于摆脱历史的惰性和特定条件下的成功套路,敢于并善于用新视角认识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当前,应特别注意防止思维模式僵化,主动涤荡机械化半机械化的陈规定式,在传统空间、传统方式基础上,努力拓展多维空间、信息主导的训练发展新路子;特别注意防止进取精神弱化,立起信息化的标杆和强对手的尺度,比照衡量以往军事训练过单过窄、过低过近的“GDP”,在看到差距、查找短板过程中走出易于自满、安于现状的泥沼;特别注意防止能力素质老化,直面信息化前沿理论、新武器新装备带来的现实挑战,及时为领导机关和一线带兵人充信息化之“电”、补领训者之“能”,避免官不如兵、指导者不如实践者的“剪刀差”。

实践过程中,应突出一个“进”字。这种“进”,是顺应大势的“进”,必须乘势而动、因机而发,紧跟作战理论、科学技术、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根本上创新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模式;是工于求新的“进”,不仅满足于一般意义上各要素叠加式的聚合,实现训练绩效线性累积的量变,还要通过军事训练基本架构和组织形态的调整变革,以各功能要素融合式聚能,实现除旧布新的质变;是开放包容的“进”,兼收并蓄、广采博引,善于吸纳外军练兵治训的优长,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吸纳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集各方之优长,促训练之转变。

10 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充分阐发,是我军建军治训的根本理念,其主旨在于尊重官兵的主体实践和首创精神、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既要认识到以人为本作为训练转变的牵引动力、评价标准和检验要求,是确保我军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必然;还应突出强调以“人的信息化”为本,在培养提升信息化素养过程中,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进步。这是因为,我军军事训练转变已进入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体系改革攻关阶段,必须紧紧抓住基于信息系统的建、训、管等环节,而基于信息系统的前提是基于人,基于人的头脑、思想和素质。信息素质的“催化发酵”,可以激发创新动能,实现“智力转移”,成为官兵和部队长远发展的登踏新基点。

实现“人的信息化”,不仅要将手中武器练到极致、形成绝招,使人和信息化武器装备有机结合,变为“武装的人”;还应抓好“武装的人”与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体系的人”;以及“体系的人”与复杂战场环境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相适应,成为驾驭信息化战场的勇士。为此,必须着力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积极创设信息化训练条件,大力培育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文化,促进官兵的信息化养成,使之在信息化的“耳濡目染”中达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新境界。军事训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必须围绕科学发展目标,按照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要求,投入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新实践

11 主题引领发展,主线规定走向。胡主席关于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是党的军事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应用升华,是对军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增长规律的深刻揭示,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核心遵循。

新的历史条件下,当战争形态演进将军事训练推向信息化、军队建设发展将军事训练引向信息化、使命任务拓展将军事训练逼向信息化之时,军事训练必须围绕主题主线,悉心寻求机遇与挑战、继承与创新、需求与可能的最佳平衡点,在领悟内涵中匡正发展方向,在把握要求中找准发展路径,在破解难题中提升发展层次,在强固基础中积蓄发展后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进程。

12 贯彻主题主线,应牢牢抓住军队建设两个“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以主题这个“全局总纲”为统揽,以主线这个“必由之路”为规范,着眼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提高,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于军事训练的主导和支撑作用,通过优化军事训练的体系结构和体制机制,创新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模式,切实把训练重心聚焦到全系统全要素联合训练上来,把训练方式聚焦到基于信息系统的集成训练上来,把训练条件聚焦到以复杂电磁环境为重点的复杂战场环境上来,把训练目标聚焦到信息力与兵力火力机动力有机融合上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训练科学发展之路。

13 延伸至落实层面,尤应在“把方向、重牵引、强基础、调结构、抓重点”五个方面持续注力。

把方向,就是把思路举措契合到军委总部的路线图上来。当前,我军推进训练转变的大政方针已定,必须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总目标,在顶层规划下搞好细部设计,在同频共振中促进互动发展,在量的积累中实现质的跃升。应把握训练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采取工程化思路,分层级分类别研究训练转变的发展路径和配套措施,增强转变的科学性、可行性。统筹好军事训练与其他建设关系,坚持把推进训练转变与军事理论创新、信息化建设、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等,作为一个整体谋划,搞好多重唱、大合唱,确保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重牵引,就是以军事斗争准备牵引训练转变。核心安全需求引领军事斗争准备、决定训练转变走向。我军在维护和延长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一是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始终扭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坚持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不动摇,紧密结合不同方向作战任务,紧紧围绕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强化使命课题针对性训练,强化实战化实案化演练,强化全系统全要素联合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强基础,就是扎实筑牢部队战斗力的生成根基。继承我军“三从两严”优良练兵传统,在增强基础训练全面性、扎实性上狠下功夫。从基本要求层面,应认真抓好单兵、单车、单炮、单台以及单机(单艇)的精细、精准、精实训练,做到地面精练、空中精飞、海上精训,提高官兵驾驭装备、战胜敌人的能力;抓好首长机关指挥信息系统操作运用和指挥谋略训练,提高指挥打仗的本领。从基础训练起点构成层面,还应着眼体系作战能力的巩固提升,突出打牢建网组网的物质基础、人机交互的系统基础、单装单要素的训练基础、信息养成的秩序基础。

调结构,就是创新与战斗力生成模式相适应的训练模式。围绕体系作战要求,把握信息传导规律,按照作战单元、要素构成调整训练编组模式,提升按建制、分层级组训的水平;按照指挥情报信息的传导机理,基于信息系统优化“侦测-处理-决策-行动”指控训练的闭合回路;按照“集中统管、归口负责,分层指导、互为衔接”的原则改革训练组织架构,在“合”字上做文章,打通战略战役战术的“阻隔带”。注重军民融合、三军一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军兵种、战略战役战术和军地人才、技术、场地、设施等训练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训练效益的最大化。

抓重点,就是切实抓住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训练的关键环节。突出网络训、训网络,努力实现作战单元要素行动的自主协调,即“无指令、自适应、可调控”;突出体系训、训体系,切实走开单装终端抓标准、单元要素抓集成、联合训练抓一体的体系训练路子;突出领导训、训领导,坚持主官带着班子练、班子带着机关练、机关带着部队练,防止“挂帅不出征”、只喊不做等倾向;突出人才训、训人才,使一批具有训练话语权和指导力的优秀实践者,进入领训者行列,真正使一线带兵人硬起来、强起来。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