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领导体制改革的探索
m.folksfolks.com 2011-10-17 17:34 赖海榕 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越南党的制度化的影响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权力的持有和移转的制度化为越南政治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的条件。 首先,为越南的政治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越南党和国家领导权力的制度化带来了人事和政策的定期有序更新,带来了决策过程中不同意见能够相互交流协商的较好气氛,带来了利益在较大范围的共享,这就为政治体制创造了广泛的支持基础,为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集体领导制的建立和制度重于个人的传统,避免了人存政兴、人亡政息的问题,保障政策和制度既能够有所更新又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有利于政治社会的稳定。权力高度集中、领导人听不到任何不同意见的体制表面上非常稳定,也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甚至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但其稳定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可能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1989年的罗马尼亚,2011年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情况。 其次,为越南积极探索政治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越南共产党在探索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十分活跃,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越南党和国家领导权力的制度化,因为在制度化的条件下,不同的意见会得到尊重,新的想法可以得到试验,即使出现困难和问题也会被宽容。 在2006年越共十大上,党的总书记的选举有两位候选人,这在共产党国家是前所未有的,带有试验性质。2011年越共十一大上,没有对外公布党的总书记的选举过程,意味着十大所实现的选举办法还在调整,但是并没有领导人因为十大的总书记选举尚需完善而被斗争。 第三,为越南党内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越南党内民主发展趋势强劲,在基层和高层都有突出的表现。岘港是越南第三大城市,2010年9月29日,市党委书记由党代表大会(约300人)选举产生。过去省(58个)和中央直辖市(5个)的党委书记由党的执行委员会(约50人)选举产生,而党代表大会的职责是选举党的执行委员会。由党代表大会选举地方党委书记是扩大民主的举措,与岘港同时实行新选举办法的省还有9个。此前,越南有200多个县,1400多个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人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实行差额选举,而且差额幅度较大。 其中十大有两位是自荐候选人,十大的中央候补委员原定选举25人,只有21人得票过半,大会决定不再进行第二轮选举。这都反映出越共活跃的党内民主生活。 第四,为越南国会和社会监督党和政府的工作创造了条件。越南政治体制改革一个突出之处是由498人组成的国会在监督政府工作方面十分活跃,这点甚至得到西方国家许多怀疑越南政治体制的观察人士的认可,这些观察家基本上对各种党内民主、党内选举持怀疑态度,但是他们也不能不承认,越南国会的工作日趋专业,对政府的监督是硬的。 最近几年,政府总理和部长要出来接受国会质询,回答民众关心的问题,质询场面还要向全国进行现场直播。 前总理潘文凯在任职期间于2005年6月21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行进在改革道路上的越南》一文,阐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明确指出要增加越南政治过程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媒体包括互联网要曝光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其他不当作为,国会要强化监督政府的职能。潘文凯的文章表现了他本人乃至越共领导集体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积极主动的态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越南党和国家领导权力的制度化以及与之伴随的比较温和宽松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