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南

m.folksfolks.com 2012-02-22 15:5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最近,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选编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正式出版。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成果,值得庆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党几代领导人形成了大量关于文化建设的文献。该书从中精选出300多条重要论述,编成8个部分,虽不到5万字,却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人才队伍、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可谓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该书的出版,令人欣喜。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仔细读一读这些重要论述,使人有如沐春风、豁然开朗之感。

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其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正是有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新文化运动才明确了自己的性质和方向。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由于我们党所领导的新政治新经济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新文化也就呈现为不同形态。解放前,我们党领导的是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新文化就表现为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新文化就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的新文化尽管有不同阶段,不同内容,但总体上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这种新文化是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人民大众的思想武器,从根本上区别于封建文化、官僚资产阶级文化和殖民主义文化。其他旧文化都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被历史所淘汰,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前进的方向,因而能够不断繁荣兴盛。面对新形势,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还会不断变化,但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不能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不能变,这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蓝图的根本保证。

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理论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诸如关于文化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复兴中国文化、建设文化大军、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等思想,都直接源于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同时,在许多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又极大地丰富发展了前人思想。如“两个文明”建设、“三个面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走出去战略等思想,都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逐步提出来的。仔细读一读该书,会深切领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历史脉络,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

  • 责任编辑:林晨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