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有个古老“吵嫁”习俗 大喜之日吵几架
m.folksfolks.com 2014-03-27 17:07 卢婷婷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卢婷婷)“现在才来,要吃剩菜啊?”“这么小的猪头你们也好意思拿来?”这一连串的指责声,听得来者面红耳赤,十分尴尬。 要是不在现场,谁能想到,这场合可是在迎亲呐。口出“狂言”的,正是待嫁女子的亲人们。 旧时的永定溪南里,就有这一特别的“吵嫁”习俗,嫁女儿要故意多“埋怨”,男方做得再好,还是要鸡蛋里挑骨头,寓意“好事多磨”。 眼瞅大喜之日到了,黄昏时分,男方的迎亲队伍兴高采烈,浩浩荡荡来到女方家中。 谁知,女方家中安安静静,压根儿没人出来接待,这前来迎亲的,只得面面相觑,低声讨论着是不是走错人家了。 等了好一会儿,才有女方几名亲戚出来,没有丝毫抱歉,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故意“找茬”:“那么早来洗菜帮厨吗?”“赶紧把这个猪头抬回去,换个大的再来!” 急得迎亲人一个劲地赔理道歉,领教女方的各种奚落揶揄,还要满脸堆笑向女方亲人敬烟求情,不敢有半点动怒。 好不容易“熬”到晚宴后,宾客散去,女方亲人又嚷嚷开了:聘金太少、猪肉太肥、轿菜不够,数落得男方人一无是处。吵到兴致高了,甚至拍桌板,推推搡搡,气氛那叫一个剑拔驽张,仿佛真要打起架来。 接着,迎亲人到闺房中给新娘送轿礼,“不讲理”的伴娘当场拆开看,男方包得再多,都要嫌少。于是,又吵开了,逼得男方人把上轿礼钱加到新娘满意为止。 吵完还没闹,新娘准备出门,新娘的母亲和新娘则开始嚎啕大哭,哭诉母女分离,伤心之状令人感动。直到出门时辰到了,这场“吵嫁”才告结束。 一时间,双方亲人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各个面带笑容,亲亲热热。这从怒到喜的瞬间变化,让局外人始料不及,着实有趣。“吵嫁”的双方一般由一人为主,五六人助战,要吵上一两个小时。当地人认为,有了热热闹闹的争吵,婚后男家才会人丁兴旺,富贵双全,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据说,这“吵嫁”是中原遗风,叫“越吵越发,大吵大发”。直到今天,这种奇异风俗在一些客家地区仍然保存着。 |
责任编辑:王琼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3-22]连城客家小伙办仿古婚礼:“状元”骑红马 花轿迎新娘
- [ 03-20]龙岩长汀客家代表建筑——大夫第竣工
- [ 03-20]客家迎灯活动 美女踩船灯艄公艄婆来唱戏
- [ 03-18]海内外客语音乐人 齐聚梅州角逐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
- [ 03-17]台大博士到龙岩:讲述在台湾的客家人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