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水利局:帮扶帮到点子上 件件实事暖人心
m.folksfolks.com 2014-04-21 10:35 林蔚学 罗姝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记者 林蔚学 罗姝 通讯员 章丽清 4月18日,记者到新罗区白沙镇省级工程示范点岩下村采访,只见道路笔直通畅,房屋整齐划一,庭院干净整洁,呈现一幅规划井然的乡村美景。而在该村的竹器加工厂内,产业化杨梅生产基地里,工人们紧张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岩下村的变化和发展离不开市水利局的帮扶支持。村民吴国河种植了15亩的百香果,因为一段500米的农田水圳毁损无法灌溉,成了他的心病。市水利局干部了解后,马上组织有关人员进场施工,解决该难题。谈到水利部门对村里的帮扶,村民吴柏华动情地说:“要不是市水利局帮忙修建东坡水坝的防洪堤,我们的六七亩农田现在还在抛荒呢。”原来,由于2005年发大水,原来的防洪堤毁损,靠近东坡水坝的这片农田一遇雨季便会受淹。今年4月初,市水利局副局长丁永明在走访中获悉后,主动对接,帮忙立项,共投资60万元修建这段300米的防洪堤。 40多岁的村民谢国兴不幸从三楼摔了下来,造成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成了困难户。市水利局的卢晓香、陈晓颖、林彩霞在走村入户过程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帮扶,自掏300元慰问金,鼓励他树立生活信心,同时帮助申办低保,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村支书吴碧华对记者说:“市水利局干部除了在节日期间下来走访慰问,平时也经常来村里走动,他们实实在在的帮扶,让我们倍感温暖。”近年来,岩下村依靠科技进步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建立了多元化的经济产业结构。目前村民除了在开发区和村里企业上班外,主要以种植西瓜、烤烟和蔬菜为主,人均收入已达7500元。 当日,我们又来到白沙迎宾大道旁的移民新村璋坑村。走进村部,浓浓书香扑面而来,只见科技、文化、生活等各类书籍整齐摆放在书柜里,犹如一个小型图书馆。璋坑村村主任郑云峰说:“这1000多本书册和桌椅、书柜都是移民局捐赠的,现在移民打麻将的少了,来村委会看书的多了,移民有了自己的图书室,感谢市直干部为我们送来精神食粮。”说起市、区移民局为村里办的实事,郑云峰件件如数家珍:投入30万元帮助移民修建机耕道;投入40万元帮助村委会改造公有房,建成公寓式酒店;修建水库码头;帮助村里搞绿化、装路灯搞亮化……道路硬化,生产条件改善,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移民成为直接受益者。种植户郑梦煌栽种500多亩的橘子,年产值六七十万元,不但自己走上富裕路,还带动当地移民在家门口就业;2013年码头修建之前,林农郑北华的毛竹运输要靠竹排撑到对岸,现在有了码头,毛竹砍下来直接就可以在码头装运,方便多了。 采访的最后,村主任郑云峰对记者说:“我们当地有着丰富的页岩气和煤矸石,资源优势明显,适合建空心砖厂,希望市直部门进一步帮扶,帮忙协调发展用地,发展集体企业,让移民更多地分享改革红利。” 记者手记 市水利局和市移民局帮扶白沙镇岩下村、璋坑村,干部深入村里摸实情、解民忧。他们俯下身子,真心帮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与其说这样的干部走进田间地头,不如说他们是走入了百姓心坎中。他们为村民所办的一件件实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干部真正接地气,聚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记者询问当地百姓:“现在干部的作风怎么样?”村民回答:“这样的干部是真为百姓办事,真正走群众路线,这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我们永远铭记在心。”这种真切的声音,让人如此温暖。我们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让这股清新务实之风,能够四季常吹,风力不减,劲度不减。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1]龙岩:放“盘中餐”回大自然
- [ 04-21]龙岩:打击站街招嫖统一行动 17人“涉黄”
- [ 04-21]龙岩市地理标志商标分会正式成立
- [ 04-21]龙岩武平:小处入手,为群众排忧解难
- [ 04-21]龙岩:小心“尼姑”化缘 专门欺骗农村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