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生活> 正文

“‘岭头模式’,可以复制!”

m.folksfolks.com 2014-06-17 09:33:53 陈良锦 蔡添高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连嫁出的女儿都回来捐资养路”

2003年至2008年,交通部门对村道的养护经费尚属空白。路修建好了,没人养护很快就会破损,该怎么管好?

“村干部决定成立村道养护基金,基金由村民们共同出资解决。”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曹能辉告诉我们,村里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将村道管护写入了岭头村“村规民约”,村民代表全体赞成通过。

“这得到了村民们的响应支持,全村除五保户、特困户外,每人出3斤稻谷,连嫁出的女儿也纷纷回来捐资养路,这样每年大约可以收到1万多斤的谷子,这些,我们全部用于公路养护。”曹能辉说。

2007年我市实现全市行政村100%通硬化公路,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硬化路。2008年后,交通部门开始对村道养护下拨经费。

按照标准,上级交通部门每年每公里拨付1000元的村道养护费,5.4公里只有5400元,“每年需要投入1.6万元养护,这笔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曹能辉说,2008年后村道养护基金每年都由有限的村集体收入中支出,雷打不动。“每年村里要投入1万多元,约占村集体收入的1/5。”

在岭头村的“村规民约”中,有一条“禁止12吨重的车辆在岭头村道上通行”的规定。对于这条规定,全体村民无不知晓。“村里有比较大的土建工程,我们都会事先和施工方讲清,运载材料重量要严格控制在12吨以内。而8日,还有村民向我反映,他家邻居要从外面拉混凝土进村,叫我一定要和他再讲一遍规定。”曹能辉说。

责任编辑:王琼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