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一阿婆两年剪出全国第二长《清明上河图》
m.folksfolks.com 2014-06-24 10:38:2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6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 通讯员 邹善水文/图)吴阿婆,62岁,是位名副其实的“巧妇”。 别看她年纪大,“玩起”剪纸可真了得。她花了近两年,一刀一笔,剪出一张长12米、宽0.55米的《清明上河图》。昨天,阿婆的“粉丝”前往赏画。 阿婆叫吴群英,家住龙岩连城县。她10岁时,迷上剪纸。一张红纸,先折叠好,然后用熟练的刀法左一刀右一刀,片刻现出活灵活现的人儿。数十年来,阿婆把剪纸当做业余爱好,没事就露一手。 阿婆说,剪纸必须格外细心。手握着刀,眼睛瞧准了,才能下手。下手时,手不能抖,稍稍不慎,就会让纸上的人物“缺胳膊少腿”。 2012年年初,吴阿婆突发奇想,想创作一幅《清明上河图》。阿婆首先让人从网上下载《清明上河图》,开始着手前期的工作。 接着,她把8张大的红宣纸连在一起,组成一张12米长的长卷。其中每张红宣纸,又由8张小红宣纸组成。 就这样,一张12米长的长卷,由64张小宣纸组成。长卷备好后,阿婆根据事先临摹好的轮廓开始剪。 阿婆说,最难的是剪人物,画中有近千个人物。每个人物,神态各异,他们或吆喝或饮茶或说唱。剪纸中的人物,不能用剪刀去剪,必须改用刻刀。 一刀下去,必须格外小心。用力牵拉的纤夫;坐在船头怡然自得的船夫;还有那赶集的老者……画中的每个人物,表情或焦急或乐呵,这都是一刀一刀刻出来的。 尤其是,画中桥上赶集的人群,密密麻麻。而那些房屋、桥梁、城楼、马儿,相对容易,用剪刀就能剪出大概。 阿婆说,剪纸的分分秒秒,都不能分心。年纪大了,剪纸时间稍长,阿婆的颈椎就会酸疼。所以,阿婆每天只能花一个小时在剪纸上。 阿婆说,她剪纸不图别的,只图个开心、快乐。如果有年轻人喜欢她的剪纸,她也愿意教这门手艺。 相关新闻:《62岁退休女工 打造全国第二长剪纸版<清明上河图>》 剪纸版《清明上河图》手法细腻 东快讯(记者吴静通讯员邹善水文/图)北宋《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目前该画作被后人用十字绣、油画等方式模仿过。而昨日,东南快报记者获悉,在龙岩连城县一副剪纸版高0.55米、12米长卷《清明上河图》首次亮相,其剪纸版作品为福建最长、全国第二长。 据悉,该剪纸版作品的作者是62岁的退休女职工吴群英,她展出的长卷《清明上河图》从2012年1月8日开工至2013年12月26日完成,历时736天。装裱历史近6个月。但是之前,仅草图就画了64幅,打样稿与拼图花了15天。 吴群英女士介绍,这幅剪纸由丈夫罗仰松及子女、女婿等共同策划的。这幅剪纸完全采用其114岁奶奶李先群老太太(已故)的连城县客家传统剪纸手法,用了6把刻刀、2把剪刀、50多片刀片和8张万年红宣纸,仅人物就两千多个。 据福建老年书法艺术协会老艺人蒋老先生确认,这是近年来福建省內最长、国内为笫二长的《清明上河图》剪纸精品。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0]“现代台湾版《清明上河图》”将亮相北京
- [ 05-28]大运河考古发现唐宋"河市" 堪比"清明上河图"场景
- [ 05-27]70岁木匠画家10年绘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长80米
- [ 05-21]《金瓶梅》或来源于严嵩强夺《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 [ 05-21]从《清明上河图》看出宋代官衙最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