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微店”渐渐火热 朋友圈内生意藏风险
m.folksfolks.com 2014-10-21 10:26:56 来源:闽西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闽西日报记者 蔡添高) “你赚了几百万,脸上却灰暗,钱不能贴脸上,衣服皱了可以烫,皱纹有了不能烫。缇妮菲丝蚕丝面膜,不老的秘密!”10月16日早上一起床,打开微信朋友圈,记者就被朋友微信里的几张美女图片配上这样的文字说明吸引。像这样的微信广告,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越来越多。 “一打开QQ、微信,没看到朋友的最新动态,却先看到各种代购、商品推销信息。”前两天,龙岩论坛网友“冬雷阵阵”忍不住吐槽。而他的感受,引发不少网友共鸣。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流行,做熟人生意的“微店”也悄然兴起。16日至17日,记者就朋友圈成了“商圈”这一现象进行了采访。 年轻人开“微店”成潮流 和传统淘宝店相比,开“微店”成本低,没有资金压力,没有库存风险,只需利用空余时间和个人社交圈就可进行营销推广。记者发现,在龙岩,不少白领、大学生从中发现商机,纷纷开起“微店”。 微信名为“蒋蒋—菲丝”的连城姑娘就是其中一员。她告诉记者,她之前开实体店卖衣服,由于受到电商冲击,生意一直不是很好。去年10月份,她偶然听朋友介绍微信开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也萌生了开“微店”的想法。 如今,她仅仅通过自己的朋友圈每个月就可卖三五百盒的面膜。由于生意越做越好,因此她不满足于给人家代理,今年九月她又和朋友一起注册了“菲丝贸易公司”,准备打造自己的面膜品牌“缇妮菲丝”。 记者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看到,由于成本和门槛低,不少好友已将开“微店”作为第二职业。除了面膜、儿童服饰、奶粉、保健品、化妆品等“微店”上常卖的东西外,还有买菜、买房子和买车的。 “微店”经营褒贬不一 不过,当微信不再只是朋友的问候,而变成发布、推广商业信息的“商圈”时,引发了市民的争议。部分网友认为,开“微店”的网友大多不是为赚钱,而是抱着和朋友分享的心态。网友“蒋蒋—菲丝”说,在辞职创业前,自己先在微信试水,在朋友鼓励下才开起网店。 记者搜索发现,朋友圈的商业信息主要有:一是企业类公共账号,主要是宣传、展示产品;另一是个人发布的“叫卖信息”、代购信息等。由于需要验证信息,对于企业类账号可拒绝或者拖入黑名单,不过,当朋友圈满是刷屏的广告时,网友则显得不堪其扰了。 “偶尔发几条信息可以,多了就变味了。”市民陈小姐说,前段时间,微信上有位朋友开了化妆品网店,每天发各种产品信息,还通过私信推荐。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只好将她发的内容动态屏蔽。而市民阮小姐也深有同感,为了帮朋友完成任务,关注她所在公司的公共账号,结果自己每天收到十几条有关朋友公司的信息,现在看到微信,精神都快崩溃了。 对于朋友圈变成“商圈”,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比较私密,是了解朋友动态和互相交流的一个平台。如果商业味太浓,原本的朋友变成顾客和店主的关系,让朋友之间因为夹带了金钱利益变得不纯粹。 律师提醒 “微店”藏风险 购物需谨慎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朋友圈里搞推销的卖家大多是个人,其主要销售方式是朋友推荐,而且常常通过展示货品专柜、快递单、专柜小票来“诱惑”圈里的朋友。多数人的销售都是靠朋友帮忙,再由朋友介绍给其他朋友来维持生意。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微店”仅仅依靠熟人之间的信任,缺乏像支付宝那样的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难免存在许多风险,如付款不发货、无法退换货等。 律师蔡星峰认为,在朋友圈中的“微店”购物存在三大风险:一是卖家身份不明的风险,微信名称不一定是卖家的真实姓名;二是预付款购物风险,买家的银行付款凭证无法直接证明所付款项用于购买何种特定商品;三是质量方面的风险,微信目前未被纳入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行政管理范畴,卖家资质和商品质量无相应平台给予认证,商品质量无保障。 他提醒,买家交易前最好先查明卖方的真实身份,并尽量采取收货后付款的方式。“确许采用预付款方式购物的,应选择可靠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或选择银行转账方式付款,在‘款项用途’栏写明所购商品名称、规格、数量等,将商品特定化”。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