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头条> 正文

龙岩:“冠军摇篮”的体育魅力

m.folksfolks.com 2015-10-16 09:04:04 来源:闽西日报  我来说两句

闽西日报讯(记者 林蔚学)昨日,记者到市体育公园采访,一面纪念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背景墙映入眼帘,这道墙上有208个体育人的手印,而该墙背后则是奥运冠军林丹、何雯娜、张湘祥和石智勇的先进事迹和浮雕,龙岩体育文化精神由此彰显。

“龙岩现象”独特神奇

龙岩的魅力在哪里?

你可以说,龙岩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龙岩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旗不倒,英雄辈出……龙岩风光秀丽、物华天宝、环境优越。但现在,由“冠军摇篮”、“龙岩现象”带来的体育魅力,无疑是最绚烂的魅力,深深吸引着青运会的八方来客。

虽然龙岩是山区、老区,但据统计,1997年至今,龙岩籍运动员共获得奥运会金牌4枚、世界冠军24人次、亚锦赛金牌15枚、全国赛金牌46枚。这些成绩让人们对这块神奇的土地刮目相看。被誉为体育界的“龙岩现象”。

龙岩何以能出那么多世界冠军?

龙岩坚持“金牌战略”,以奥运争光为最终目标,全面实施体育人才战略,竞技体育实现历史飞跃。“我们一方面认真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巩固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不断拓宽人才输送渠道,保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培养人才重点是选好苗子,打好基础。”市体育局局长邱应龙如是说。

龙岩不仅文化深厚,体育传统更是历史悠久,聚居在此的客家人自古就有崇文尚武的传统。龙岩经济没有比沿海城市发达,体育经费少,决定了在选择体育发展项目上不能搞全面出击,只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根据山区人爆发力强,身体灵巧,吃苦耐劳的特点,重点经营羽毛球、举重、蹦床等项目,在人、财、物力投入上予以倾斜,取得积极成效。

龙岩之所以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成绩,还得益于一支好的教练队伍。教练们的专心、敬业,使体育训练一直保持较高水准。石智勇和张湘祥这两位奥运冠军都师出朱日平教练。上杭县的羽毛球教练陈伟华则培养出世界第一位双全大满贯“超级丹”林丹。

“举重之路”虽苦犹甜

龙岩人难以忘怀,2004年雅典奥运会,龙岩籍石智勇夺得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比赛上,同样来自龙岩的张湘祥获得冠军后,跪下、叩首、亲吻杠铃的瞬间,历历在目。

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汗水的铺就。据介绍,从1976年开始,龙岩就有举重项目的训练和选拔,龙岩举重运动有近30年的历史。截至目前,龙岩已经在举重项目上诞生了四个世界冠军和两个奥运冠军,多次夺得世锦赛冠军,有一批举重优秀运动员。在这次青运会上,龙岩就有三名举重选手代表参赛。

行走在龙岩,你随处可以发现,这里为发展体育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在硬件上体育设施齐全,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先后建成现代化的体育中心、体育公园,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羽毛球馆、举重网球馆、射击馆、小球重竞技馆等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馆。据统计,全市共有体育场地5193个,有10个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龙岩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1.5平方米。

“未来之路”产业支撑

“龙岩现象”只代表着过去的辉煌,新时期下,我市将如何利用“冠军效应”,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培养更多的世界冠军?

此前,市委书记梁建勇在接受中央级媒体记者采访时曾称,用体育事业壮大产业发展,用产业发展来反哺体育事业的发展。他说,龙岩人很勤劳、智慧,具备吃苦耐劳的秉性,关键是给他多大平台,才能把产业做起来。具体说,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更多体育公园;让更多基层出苗子,加大体育设施普及性的教育;要注重体育特色培养和体育氛围的营造;要和著名训练基地挂钩,争取全国著名的训练基地放在龙岩来。当前,我市正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依托汀江水上运动、上杭羽毛球、连城棒球和攀岩等运动项目及资源,大力发展优势运动项目,打造一批体育培训竞赛区,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以此培养冠军和人才。

责任编辑:陈昕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