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社会> 正文

端午文化现象透析:传承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m.folksfolks.com 2016-06-09 14:42:2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龙舟飞渡,诗歌行吟,挂艾悬蒲……6月8日,由文化部和湖北省政府主办的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记者走进屈原故里湖北宜昌,寻找端午文化的“远方”。

以文化人 在诗意中找寻远方

在不少人眼里,端午节就是粽子节。端午,除了粽子,还有什么?宜昌的回答是:端午中有“诗意”,更有“远方”。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关于端午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纪念屈原说流传最广、最为人们所接受。纪念屈原,是宜昌端午之“核”。

“屈平辞赋悬日月”。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是中国诗歌之祖,宜昌也堪为千年诗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曾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4000多首诗作。

对深受屈原文化影响的宜昌人来说,诵诗、写诗是献给端午的最好礼物。

记者从宜昌市文联了解到,今年6月,宜昌将陆续开展万人吟诗、诗意校园评选、“致远方——我爱宜昌”诗歌创作大赛和朗诵艺术大赛等6场大型诗歌活动。

三闾骚坛,诞生于明代的中国第一个农民诗社,创造了一手锄头一手诗的文化奇观。三闾骚坛社长、屈原村村民黄琼介绍,自1982年三闾骚坛恢复至今,诗社写诗、填词5000多首,出版《吊屈原专集》等骚坛专集10本。

目前在宜昌,像三闾骚坛一样的民间诗社有39家,有诗歌研究和创作学术团体15个,有近2万群众一直坚持着诗歌创作。

在“中国诗歌之城”宜昌,诗歌不仅进车间、进校园、进社区,还进农村、进景区、进咖啡馆……近年来,宜昌每年举行大型诗歌活动50余场次。今年,宜昌首次评比表彰了30所“诗意校园”,同时,开启了“宜昌诗库”建设,共收到诗歌5000多首。

从《离骚》《橘颂》到余光中的《秭归祭屈原》、吉狄马加的《让我们回家》,千年诗韵穿越古今。端午文化,在诗歌的积淀中愈发厚重。

以文会友 在寻根中相融相通

6月8日,秭归县屈原故里文化园,95名台胞格外引人关注。台湾彰化市宝廍里里长庄景德,第五次带着夫人和13位村民一起到秭归进行文化交流。

今年端午期间,宝廍里与秭归县万古寺村结成“姊妹村”,彰化中学与秭归实验中学结成“姊妹学校”。

去年6月,秭归屈原故里文化园被批准为“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至此,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达到43家。

记者了解到,1996年,湖北省举办了第一届“屈原文化论坛”。此后,湖北与台湾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屈原后裔寻访台湾行”“诗歌的太阳——两岸乡亲祭诗祖”等活动相继举办。台湾知名诗人郑愁予、余光中、隐地、萧萧、白灵等纷纷来秭归,与流沙河、李元洛、桑恒昌等知名诗人同台诵诗。

“秭归秭归,魂兮来归。端阳佳节,雄黄满杯。历史的遗恨,用诗来补偿。烈士的劫火,用水来安慰……”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现场吟诵的《秭归祭屈原》,至今仍萦绕耳际。

万里诗情,把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端午文化,编织了一条连接海内外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

龙舟竞渡 在山水间凝聚情怀

赛龙舟,屈原故里端午节的重要元素,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6月8日,在兴山朝天吼漂流景区开赛的国际龙舟漂流大赛,吸引了美国、英国等34个国家的龙舟队前来一决高下,开创了国际龙舟创意比赛新纪元。

“中国龙舟名城”宜昌,龙舟赛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中国龙舟协会在宜昌秭归宣布成立,拉开了当代中国龙舟运动发展的序幕。1992年到2011年,宜昌创办并举行了6届“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被国际龙舟联合会认定为固定赛事。

“不要问高山和流水是否有情,相约在端午召唤共同的魂;不要问中国和世界是否约定,相约在端午寻找共同的根。”开幕式上,大合唱《高山流水赋》道出宜昌破云追日的文化气度。

开幕式上,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说,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端午节逐渐成为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希望通过文化节,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凌生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