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洗礼铸军魂
2017-07-05 10:04: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阙小琴 我来说两句 |
位于长汀县南山镇的观寿公祠,松毛岭保卫战总指挥部、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 打龙岩攻上杭,闽西革命连成片 占领了长汀城后的红军,革命并未停歇。随后发生的三打龙岩城和巧攻“铁上杭”也成了其在闽西的系列经典战斗。 “原本驻守在龙岩的军阀陈国辉出兵广东参加军阀混战,闽西腹地出现了兵力空虚的局面。”新罗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符维健介绍说,1929年5月,就在红四军攻克长汀城2个月之后,广东爆发粤桂战争,红军正是抓住了这一有利战机。 据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闽西红色纵览》一书记载,红四军主力从瑞金出发,于5月22日进抵龙岩小池镇。23日,红四军向留守龙岩的福建省防军一部发起突然攻击,一举攻占该城。当天下午,为了诱敌归巢,红四军主动撤出龙岩城,并在2天后攻占永定县城。6月3日,红四军再次攻克龙岩。此时福建省防军回援闽西,红四军又主动撤出龙岩、永定两城,进行休整,造成向江西退却的假象。当月19日,红四军乘福建省防军不备,从南、西、北三面发起进攻,第三次占领龙岩。 “红四军三打龙岩城,充分运用了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制定的游击战术。”龙岩当地的红色文史专家认为,三打龙岩的胜利,为闽西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奠定了基础,并打开了闽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同年9月在朱德的亲自统帅指挥下,在闽西根基已经深厚的红四军巧妙运用军事战术,攻克了三面环水、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素有“铁上杭”之称的上杭县城。红四军进城之后,展开了大规模的群众工作。 “巧攻‘铁上杭’的成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时期红军将领们军事思想的日渐成熟,也为日后革命斗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邓泽村说,随后红军继续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扩大工农武装,整个革命形势一片向好。 鏖战松毛岭,鲜血铸就红军魂 时光回溯至1934年。是年秋天,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据党史记载,国民党集中50万军队向中央苏区推进。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领导者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中央苏区陷入被动状态。连城与长汀交界南北长80多里、东西长30多里的松毛岭,成了中央苏区东线最后的屏障。 “当年7月至9月,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松毛岭群山一带进行了朋口战役、温坊战斗和松毛岭战斗三场重要战斗。”党史专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蒋伯英介绍说,8月2日至9月底的温坊战斗和松毛岭战斗可合称为松毛岭战役,因为这两次战斗是这一战役的两个阶段。这两次战斗,执行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五次反“围剿”的“六路分兵”“全面抵御”战略,是中央苏区东线这一路唯一的一次系列战斗,符合“战略”的意义。之所以称“松毛岭战役”,是因为这两次战斗红军的指挥部设在松毛岭。 “虽然这次战斗的胜利,补救不了整个战略指导方针的错误,但这次战斗仍然值得肯定,意义重大。”在蒋伯英看来,作为整个松毛岭战役第一阶段的温坊战斗,抵制了“左”倾错误的单纯防御路线和“短促突击”战术,大胆实现了在运动中打击敌人,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难得的一次胜利。这次极为难得的胜利在之后的遵义会议上也受到肯定。 “松毛岭保卫战也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进行长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为红军长征前在闽最后一役。”邓泽村认为从南昌起义军入闽传递革命火种,到长岭寨战斗红四军赢得入闽首战,直至鏖战松毛岭,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闽西红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尤其是军事发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