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正文

齐步迈向正规化

2017-07-12 10:07:01 唐亚新 陈天长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凌生   我来说两句


极富历史意义的长汀南寨广场

军需建设有保障,经济中心挑大梁

“我们现在终于有了第一批正规的红军军装。新军装是灰蓝色的,每一套有一副裹腿和一顶有红星的军帽。它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奇好无比了。”1929年红军进驻长汀,并于随后在县城南寨广场举行阅兵典礼。1937年,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在那本日后被誉为红色经典的著作《伟大的道路》中,如实记录下了朱德对于这一精彩历史片段的真实回忆。

据党史记载,当年红四军在长汀城得款5万余元后,很快就在当地组建起的红军被服厂内,赶制了4000套灰蓝色军装。这也使得红军首次在一个军的范围内有了统一的服装。

“红军的第一批军需民用工业就诞生在长汀。”长汀县委党史办主任黄启元介绍说,“当时的长汀是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蓬勃发展的工业、手工业占据了整个苏维埃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也为红军的军队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物质保障。”在他看来,自1929年红四军入闽之后,作为中央苏区经济中心的长汀,按照毛泽东提出的“竭力促进工业的发展,特别注意保障供给红军的一切企业的发展”的精神,开始集中力量建设了一大批军需民用工业。

1933年出版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以《猛烈开拓国家企业》为题,这样报道彼时苏维埃共和国在长汀投资建设国家企业的盛况:“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最近在汀州筹设的中华织布厂,大体都已布置好了,共有布机三十余架,不日即可开工。”“这些军需民用工业,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苏维埃中央政府财政的重要支撑。”

刘少奇1934年3月发表的《论国家工厂的管理》一文,则从数据上佐证了长汀这一重要地位:当时中央苏区有国家工厂32个,在长汀的约占一半数量。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井冈山下来的红军部队,在这座因商店林立、市场繁荣似上海,而被称为“红色小上海”的客家首府里创造了我军史上诸多的第一。

“中央苏区时期的长汀城汇聚了一大批的军需民用企业。”长汀县党史专家康模生告诉记者,建设在长汀,在中央苏区具有代表性的就有:红军被服厂、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福建兵工厂、汀州弹棉厂、造纸厂、印刷厂、樟脑厂、炼铁厂、造船厂、硝盐厂等等,这些企业支撑起了中央苏区的骨干工业体系,同时也为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保证供给军需民用物资,支援革命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