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龙岩名医培养驶入“快车道”
2018-06-20 09:29: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戴敏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6月20日讯(记者 李凌生 马悦 通讯员 李冬莲 文/图)2016年11月,龙岩市卫计委在福建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引进北京医疗专家并在龙岩市首先启动实施“师带徒”活动,当地62名学员与北京名医确立师徒关系。一年多来,龙岩将柔性引进医疗专家列入《中共龙岩市委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的重点计划,通过鼓励本土医疗人才进京进修,邀请北京名医来岩义诊、授课等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师带徒”活动内容,在推动高端医疗资源下沉,为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培养学科带头人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人才缺乏 “师带徒”模式启动 6月3日,83岁的董成长老人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汀州医院。董成长是长汀县新桥镇新桥村人,两个儿子都已相继离世,孙子在厦门当搬运工。由于家贫,老人多年的白内障眼疾始终无法得到治疗。这天,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16名专家走进长汀开展“师带徒”义诊活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亢泽峰与他的徒弟们免费为董成长成功进行了白内障手术。 徒弟跟随导师参加义诊,共同手术、跟班学习,这是龙岩市“师带徒”医疗帮扶模式的重要内容。 35岁的黄灿星是龙岩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医生,见到记者时,他刚熬了一个通宵从病房赶过来。“儿科医生太缺了,这是龙岩各大医院的普遍情况。”黄灿星告诉记者,该院目前有10多名儿科医生,这在龙岩当地医院中算是较多的了,“一些县级医院都只有个位数,乡镇卫生所就更少了”。 对此,连城县医院院长董书君也有同感,“我们招来的医生都不是‘211’‘985’院校毕业的,人家也不愿意来县级医院,所以目前只能解决用人的问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非常紧缺”。通过保民生、补短板,近年来龙岩的医疗健康事业得到长足进展,但依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难题,其中人才成为重要制约因素。 与沿海城市相比,龙岩在吸引高级医疗人才入驻方面优势并不明显,于是,培养和提升本土人才成为现实的选择。针对现状,龙岩市紧紧抓住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契机,从传统的“徒弟拜师父,师父带徒弟”中汲取经验,提出开展医疗“师带徒”精准帮扶活动的建议,这一方案很快得到中央、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2016年11月30日,北京高层次医疗专家到龙岩开展“师带徒”医疗帮扶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启动,来自北京三甲医院的21位专家与62位龙岩医务骨干现场举行拜师仪式,这标志着“师带徒”帮扶模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岩医进京 感受大医风范 师徒关系建立以后,龙岩市相关部门不仅经常创造条件,通过邀请专家来岩义诊、开座谈会等方式让学员与“师父”面对面交流,还直接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学员前往北京进入专家所在医院进行脱产跟班学习,从而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果。 “我们之前学的教科书很多都是她主编的。”对于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的黄灿星来说,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的儿科肾病内科专家沈颖曾经是“偶像”般的存在,而得益于“师带徒”帮扶活动,她不仅成为自己的老师,而且在进京进修中还得到她手把手地教授,这让他感到非常自豪。 “工作的时候非常严谨,平日里很慈祥。”谈到自己的师父,黄灿星坦言第一次见面时有些紧张与激动,而后才发现生活中的她像母亲一般慈祥。“刚到北京的时候,还帮我联系住宿的地方。”在脱产进修的1年里,除了春节,黄灿星没有回过一次龙岩,为此妻子和孩子还专程来到北京看望他。他说,大医院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完善的学科体系让他大开眼界,“这样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必须好好珍惜”。 1987年出生的沈振梁是龙岩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医生,是“师带徒”帮扶活动中年纪最轻的学员,他的老师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教授。“很多仪器和用药知识,以前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过这次学习明白了很多。”在沈振梁看来,三个月的北京之行最大的收获除了理论基础知识得到很大充实,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老师高尚的医德医风,让他的学医态度更加端正。他回忆道,一次跟着老师查房时,发现老师亲自为患者吸痰,这让他感到很震惊。“以前觉得这些基础工作应该是护士做的,没想到这么大的专家还亲自做!”沈振梁说,老师不仅常常教导,而且用行动告诉学员们,“对待患者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 学以致用 提升诊疗水平 “师带徒”活动不仅为龙岩构建本土高层次医疗人才体系提供了条件,一些学员还将进修所学运用于实际工作,直接造福患者。对此,沈振梁深有感触。 从北京进修回来不久,沈振梁就遇到一位高血脂患者。“甘油三酯指标超正常值6倍,血液甚至有点泛白。”沈振梁说,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将诱发胰腺炎、血管硬化等病症,而按照以往,他们只能采用血浆置换的方式进行治疗,然而,这种的疗法具有明显的缺陷,“大量输血会有很多不良反应,而且费用非常高昂”。后来,沈振梁将进修所学的胰岛素强化降脂治疗方法用于临床,使患者极高的血脂在10小时内降至正常范围,“包括药费总共才花了200多元”。 龙岩市第一医院骨科医生陈东峰,在“师带徒”活动中师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林剑浩,在进修回来之后,已经能够独立开展半髋关节置换、肩关节肩袖损伤修补等重要手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师带徒’项目,从活动开始就专门拨出600多万元资金给予支持。”龙岩市卫计委人事科科长罗初旺说,“师带徒”活动是一项长期的项目,目前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未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及约束机制等问题。下一步,龙岩市卫计委将适时组织召开“师带徒”工作推进会制定出台激励措施,对学员的合理要求给予支持,把“师带徒”学员与普通进修医生区别开来,根据工作量,在奖金福利上给予倾斜,给予学员更多经费的保障,通过落实相关待遇确保“师带徒”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岩说 为“师带徒”名医培养模式点赞 采访龙岩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邱德胜时,他说:“教育是拯救人的心灵,医疗是拯救人的身体。”邱德胜这般阐述医疗的重要性,让笔者印象深刻。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一方面,大城市有更好的待遇、更广阔的空间吸引着更优秀的人才聚集;另一方面,大城市有更大的接诊量,医治案例更多,医生的经验积累也更快、更丰富,所以大城市也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医疗工作者。然而,小城市医疗资源匮乏,既难以吸引拔尖医疗工作者前来,又难以培养出当地的高水平医疗人才,久而久之,就会陷入引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培养不出人才的怪圈。 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但对于需求巨大的我国而言,即便是分级诊疗,就现有的医疗资源而言,恐怕也很难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近些年来,产业升级的融合方式唯恐“+”之不新。医疗水平升级,敢问路在何方?早些年除了网上问诊、网上挂号之外,也较少见到新的突破。服务的升级是浮,诊疗水平是水,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归根结底,诊治水平的提升才是医疗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而针对实际面临的问题,龙岩市给出了“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思维,用传统的“师带徒”培养方式培养医疗人才,让人拍案叫好。 将广泛存在于戏曲、传统手工艺传承方式的“师徒制”跨界引入医疗行业,正是这种创新的难能可贵之处。这种模式不只在医疗行业可行,在别的行业亦或有所可用。(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悦)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