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热评 > 正文

面对考验得下真功夫

2018-07-12 13:47:17 阙小琴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戴敏   我来说两句

2008年以来,无数大学生以村官身份,重返“农门”。“天之骄子”如何才能禁受得住“农门”考验?怎样才能交出满意答卷?这难住了不少大学生,在结束了村官之路后依然懵懵懂懂、碌碌无为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农村有沃土,要耕好,关键是要下足真功夫。

下功夫,要放下架子。与村民打交道,首先就是要接地气。“小廖可能在来我们村里的路上,车太挤了,这个大学生的架子在车上挤掉了。”村民刘世兴幽默的调侃,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这恐怕是他对大学生村官没有架子的最高评价。想在农村有一番作为,就要深入基层,与农民交朋友,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放下架子。笔者认为须从细节方面入手,比如语言的切换,在城里普通话讲习惯了,不少大学生村官即便会讲“土话”,可是在面对村民时张口依然是普通话,这就会有隔阂了。

下功夫,要肯干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被认为是乡村振兴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当下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主心骨,这源于他们在农村,能够沉下心干事。这方面,廖元添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案例。为何他能够在短短一年间赢得大多数村民的信任?不是因为他有超凡能力,而是在于他能够从细节出发、从小事入手,服务村民,为村民谋福利,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这让村民感到了暖心,看到了希望。

下功夫,要敢担当。古人云:“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瞎折腾”的孩子,“吃不得苦”的学生娃,“不靠谱”的90后……大学生村官是在质疑中走马上任的,打破质疑的最佳方式,就是用自己的担当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农村有沃土,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学历,来到农村,深入农村,肯定可以发挥自己所长,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而这需要大学生村官用心去发掘。(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阙小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