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中甲:“红旗不倒”之乡踏上新征程
2019-04-24 15:24: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邱妤 我来说两句 |
发现《红军筹款借据》的祖屋 东南网龙岩4月24日讯(记者 戴敏 通讯员 温连光 文\图)“这是龙岩博物馆出具的鉴定意见,将我在祖屋发现的《红军筹款借据》认定为当时红八团借款的革命历史文物。”22日,新罗区曹溪街道中甲村村民陈成发,展示着手中这份《关于〈红军筹款借据〉的初步鉴定意见》,兴奋地说道。 与这张《红军筹款借据》共同被发现的,还有数件同时期的红色物品,以及当年一份党内纪律监督谈话记录。一件件新出炉的革命历史文物,记录着中甲这个“红旗不倒”之乡昔日的革命烈火与激情。如今,在这里,整合红色资源、修缮红色旧址的行动已经提上日程,这个有着往日荣光的小山村期待着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文物记录好作风 “这张《红军筹款借据》是2017年底我在坍塌的祖屋里发现的,在祖屋里可能存放了有80多年之久。”22日,说起家中的这份《借据》,陈成发十分感慨,如果不是自己心细回祖屋多看了一眼,这份珍贵的文物可能就要随老屋被埋没了。 只见,一张泛黄的旧地契的背面上写着:“立据人红军八团三纵筹充军响(饷)粮草僅向南福区梅仔坪罗蜡昭、陈朝海借来足银叁佰贰拾陆圆整,□龙银备战补库苏维埃政权,功成日后乘倍奉还……经手接收魏金水、陈朝攀。民国二十四年(公元三五年)一月九日于梅仔坪。” 这张《借据》所提的南福区梅仔坪属曹溪街道中甲村,而当中的罗蜡昭是陈成发的奶奶,陈朝海是陈成发的父亲。在发现这张《借据》后,起初还懵懂的陈成发开始向党史及文博相关部门求证这件物品的真实性和历史渊源。 “《借据》所反映的红八团筹款之事、筹款时间与当时的历史基本一致。”新罗区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任科员符维健说,经过考证,并结合《龙岩人民革命史》等史料均可以证明。1935年1月前后,红八团、岩南漳游击队等频繁活动在这一带。 目前,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和新罗区委党史研究室和龙岩博物馆均给予认定。《借据》经手接收的魏金水,其手迹也得到其子魏晓光、魏晓流的确认。 在符维健看来,这次发现的《借据》与以往所出现的《借据》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金额:“之前出现的借款多为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个人借款三百二十六元大洋,在我所知道的借款中算是最多的了。”此外,私人保存这么久的《借据》也比较少见,按往常来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时,这些留有借据的便会找到当地政府兑换借款。 这张《借据》的发现,再次展现了苏区革命队伍的好作风,而在漳平市象湖乡杨美村,红军也曾在此留下一段佳话。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三两个纵队攻打宁洋、漳平时,经过漳平杨美村,当时为了找米下锅,红军战士找到一户老乡家中还有26斤米,市价约1元大洋,但家中无人。此时,离部队开拔不久的朱德命令,留下2元大洋,并在墙上写下留款信:“老板:你不在家。你的米我买了二十六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观泗老板手里。红军。”至今,这封留款信还保存在杨美村上埔山村民苏和的家中。 此外,与《借据》同时发现的还有包括“数支枪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岩南漳县军政委员会印以及煤油灯等多件红色物品。”众多红色物品中,还有当年一份党内纪律监督谈话记录。《借据》与谈话记录反映了龙岩革命老区一段鲜为人知的光辉历史和我党早期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再现了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的贡献,是极其宝贵的红色文物。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