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社会救助 温暖困难群众
2021-03-08 10:59:28 来源:闽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江雅萍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3月8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为确保困难农民工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困难农民工‘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我县对‘两节’期间因受疫情影响无法返乡的困难农民工提供临时救助,向10位农民工发放6000元救助金。”日前,武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徐朝阳告诉记者。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对“两节”期间困难群众已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59.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3026人次。 社会救助,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冷暖,是一项托底性社会制度。龙岩市在社会救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监测预警机制的路径,主动精准救助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健全资金监管途径确保救助实效,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预警监测2020年开展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排查近20万人,新增低保对象11817人,新增特困人员371人,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众生活无忧。龙岩市民政局建立脱贫攻坚社会救助预警监测机制。印发《关于建立脱贫攻坚社会救助预警监测机制的通知》,密切关注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受疫情影响收入骤减支出骤增、存在返贫风险的2008户重点帮扶对象和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红色预警对象,每月一走访,每季一跟踪,深入了解对象生活、财产收入和健康等状况,建立预警监测工作台账,进行全面排查、单列管理、重点帮扶。 截至目前,“红色预警”对象已有1287户、3628人纳入低保,58户63人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465人次,救助金额56.8万元。 强化兜底保障确保兜准底。兜准底是做好兜底保障的基础,为确保低保对象“一个不错、一个不漏”,全市七个县市区低保、特困供养审批权限已经实现全部下放乡镇(街道),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级调查评议、省级比对、乡镇(街道)审核审批的低保对象识别认定程序,做到关口前移,确保精准识别、精准兜底、精准救助。 确保兜住底。为确保兜底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市民政局精准发力,持续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2019年底市政府印发《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0年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从2020年1月1日起,新罗区从630元/月提高到722元/月,永定区、上杭县、漳平市从580元/月提高到659元/月,武平县、长汀县、连城县从538元/月提高到596元/月。城市低保平均补助水平达到472.78元, 全市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达到370.61元。今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1745.45万元、临时物价补贴2347.21万元、高龄补贴325.19万元、特困供养资金13653.28万元。 确保兜好底。全面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对农村建档立卡人员中“三无人员”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及时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改革临时救助机制。下放审批权限,将过去救助金额1000元以下由乡镇审批改为3000元以下由乡镇审批,让群众最多“跑一趟”,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启动紧急程序和特别程序,对急难型救助对象,给予先救助,后补批,对困境儿童等特别救助对象,采取“一事一议”办法。2020年以来,累计临时救助2151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873.88万元。 强化资金监管资金监管方面,各县(市、区)按月按时将保障对象、发放资金等信息准确录入全国低保信息系统和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做到发放及时,阳光操作。低保、特困人员和临时救助资金按月拨付,拨付前再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至各乡镇扶贫专户,各乡镇当月通过银行社会化发放至受补助对象一卡通账户。畅通群众信访和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群众共同参与监督。建立完善“12349”市、县两级社会救助热线,健全转介服务机制,及时受理困难群众救助申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