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经验”落地西北
2021-12-28 18:06:29 来源:闽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江雅萍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龙岩12月28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隆冬时节,八闽大地依然绿色如春,西北高原已是瑞雪飘飞。 又是岁末,地处西北的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河乡东昂公司和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岩山林场的员工依旧在忙碌。作为曾经的重度水土流失区,近年来,固原、定西两市运用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成功,新绿覆盖了黄土高坡,良好生态让百姓收获了“金山银山”。 跨越:“长汀经验”落地大西北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1985年卫星遥感普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30多年的治理,久久为功。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长汀人民创造出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长汀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亲切关怀、亲自推动,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5次到长汀调研,到中央工作后先后两次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寄予“进则全胜,不进则退”“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殷切嘱托。 宁夏固原、甘肃定西正是成功推广“长汀经验”的实践地。 12月25日,固原市彭阳县东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前军正带领员工对果树采取防冻措施,他通过视频向记者展示了果园的景象:纷纷扬扬的雪花里,一排排整齐的苹果树银装素裹,孕育着来年丰收的希望。 12月26日,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岩山林场,定西市林草局正高级工程师、林场副场长包小兰来到山上察看树木长势。记者通过视频看到:林场里的“福州林”枝繁叶茂,在阳光下透着勃勃生机,和远处山上的萧瑟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王前军和包小兰在视频里表达了相同的感受:福建的专家运用“长汀经验”助力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昔日的荒山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固原:“四个一”推动山绿民富固原市由于十年九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1996年以来,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闽宁协作,固原脆弱的生态不断得到改善。如何能既改善生态,又发展产业?2017年,固原市委提出实施“四个一”(一棵树、一枝花、一株苗、一棵草)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2018年6月,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固原市政府签订的科技助力固原实施“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合作协议,成为闽宁协作的重要内容。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研究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11年开始带领团队奋战在长汀治理一线,在系统治理及打破行政区划的小流域治理等方面有较好经验。助力固原,他披挂上阵。 按照不同区域、环境、气候、海拔及土壤条件,兰思仁和专家团队协助固原市编制“四个一”林草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种什么,怎么种?兰思仁带领专家团队通过试验种植与驯化研究,从300多个品种里筛选出40多个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且经济效益佳的优良品种,引进企业推广种植。同时,一个产业配套一个专家团队跟踪服务,每个示范基地都指定专家具体负责。 兰思仁告诉记者,在助力固原“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们充分借鉴“长汀经验”,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林果、林草(畜)、林花、林药(菌)、林农、林蜂、林旅结合。 通过示范带动,当地群众踊跃投身“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一时间,习惯了在贫瘠土地上种植玉米和土豆的固原群众,纷纷种上了百合、月季、海棠、苹果、大果榛子、山楂、黑果花楸、牧草、菌菇等他们“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作物。同时,依托全民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种养和旅游等产业。目前,固原全市林草产业种植面积达220多万亩,生态经济产业总产值累计近10亿元,带动9000多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今年3月初,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潘军带队到长汀考察时说,“长汀经验”为全国生态修复保护起到了探路子、树典型、作示范的重要作用,固原市成功创建“四个一”工程就是很好的例子。 定西:“福州林”引领生态扶贫定西市曾以“苦瘠甲天下”而出名,生态环境脆弱曾是导致当地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6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由福州市对口帮扶定西市。结合当地实际,福州与定西生态扶贫协作采用“两地政府+福建农林大学”机制,实施科技植树造林。项目启动之初,福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推动的“长汀经验”运用到定西去。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张国防在长汀工作时积累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在定西有了用武之地。 张国防此前在长汀县挂职任副县长,主抓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这次,他作为福州与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生态林建设项目技术总负责人来到定西。 定西市安定区南山地段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1500毫米,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腐殖质层很薄,养分几乎为零…… 长汀县水保中心水保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林根根深有感触。他参与了以安定区凤翔镇中川村张家湾为核心区域的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虽是春天,但植被很少,以针叶树种为主,山上都是黄色。”林根根回忆起初到张家湾的情景,萧条的景象历历在目。 面对重重困难,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水利局、福州市林业局、长汀县水保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团队会同定西市有关部门经过实地考察、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辅以具有长汀特色的草灌乔多层次补植措施,进行地表快速覆盖。种植时采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传统做法“挖大坑、栽大苗、施大肥、浇大水”“长中短结合”,种植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乔灌草混交林等,攻克了造林难题。 一片片新绿在昔日荒凉的黄土高坡生长蔓延,在当地乡亲们关注的目光中,“福州林”茁壮成长。 在张国防看来,“长汀经验”的核心是生态扶贫,不仅要让土地绿起来,更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为此,张国防和专家团队大力发展林果、林花、林粮、林蜂、林草(畜)、林农、林禽、林药、林菌等立体种养及旅游产业,通过务工、育苗、退耕还林、发展林下经济,“福州林”带动了当地8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00多户退耕还林户稳定增收致富。 一期、二期、三期、四期……2017年—2020年,“福州林”的面积从1020亩扩大到20039亩,其生态扶贫模式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发文在全国推广应用,并于2019年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先后亲历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定西生态扶贫、固原“四个一”工程建设的张国防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汀经验’的‘定西实践’为这一科学论断增添了又一个生动诠释!” “事实证明,‘长汀经验’不仅在南方红壤区收获了巨大成功,对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冲积平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行之有效的。”长汀县水保中心主任岳辉告诉记者。 “长汀经验”和福建专家团队的创新创造有机融合,在我国西北地区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推动了当地生态改善、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描绘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满目春景! 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广袤的黄土高原必将迎来又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