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福建民俗博物馆联合三坊七巷社区共同举办 “清明粿飘香,民俗蕴相承” 活动,认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和传统美德,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本次活动在社区群众们兴致勃勃制作清明粿的过程中展开:捏面团、舀馅儿、团成团……不出片刻,一个个鲜绿的清明粿便呈现在众人眼前。你来教我来包、我来捏面你来舀馅儿,场面热闹非凡。 清明粿制作结束后,民俗专家郑子端莅临现场讲述了关于清明粿的民俗小故事,剖析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通过此次活动,社区群众不仅亲手体验了清明粿制作过程,更深入了解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清明 清明节气在春分后第15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福建,由于风土人情和地方信仰的差异,各处的习俗也大有不同。 清明 · 养生 《黄帝内经》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大家可以到空气清新之处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