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暑·到来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阳历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小暑物候 小暑时节福州地区一般雨季结束,转入台风季,雨量偏少,又有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民谚云:“六月防初,七月防半”,早稻尚未收割,如果刮台风将造成很大损失。故小暑节气的农事是加强田间管理,防病虫害,以及抗旱防台风。 一候温风至 一候温风至,表示小暑日后大地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都带着热浪,气候开始转变。 二候蟋蟀居宇 二候蟋蟀居宇,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田野,开始到墙角下或者屋内进行避暑。 三候鹰始鸷 三候鹰始鸷,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过高,从而在很高的高空中飞翔。 小暑诗意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解读】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解读】 忽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小暑习俗 1小暑-进补 福州民间有小暑进补的习俗,人们经过春耕夏种的忙碌之后,身心俱疲,这时要用气血之属补虚劳,因此在小暑季节,宜适当进补,吃一点羊肉,或清炖或泡线面而食。有的人怕膻,就用糯米饭来配羊肉汤。海产方面,时值鲎上市,民谚:“大暑荔枝小暑鲎”,说的是这时候的鲎的味道最为鲜美。福州平潭岛是我国享誉世界的产鲎区,当地中国鲎产量曾居全国第一,然而,由于大量捕抓及环境变化的原因,平潭中国鲎已难觅踪迹,现在成为了濒危物种。 2小暑-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3小暑-吃藕 此外,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藕与“偶”同音,所以人们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藕与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
福建民俗博物馆抖音号 |
福建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