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建民俗博物馆 > 社教 > 观闽俗知闽风 > 正文

二十四节气|立冬

2022-11-07 09:00:00  作者:   来源:福建民俗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静

(福建民俗博物馆供图)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度,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立冬节气

此时的福州,入冬还未到时候,晚稻收割后,农家就抓紧犁田翻地,晒干田地后再种豆种菜或种麦,这就是冬种。冬种要计算好春收的时间,以便农作物收成后,田地能赶上春耕使用。如有迟种,就要改种,或者让田地白晒一冬,撒以农家肥,争取来年好收成。

立冬三候

水始冻

立冬,河面上结了一层薄冰。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从霜降到立冬,寒意慢慢侵浸天地,有水的地方便渐渐结成冰。

地始冻

气温骤降,土地也开始冻结,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雉入大水为蜃

雉即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立冬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皇帝有出郊迎冬的仪式,并赐群臣冬衣,抚恤孤寡。立冬前三日,掌管历法祭祀的官员会告诉皇帝立冬日期,皇帝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当天,皇帝率领三公九卿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还要大加赏赐,以安社稷。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在中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补冬

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在北方则有吃水饺的风俗,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立冬诗词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福建民俗博物馆抖音号

福建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福建民俗博物馆主办
东南网承办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