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福建民俗博物馆 > 社教 > 观闽俗知闽风 > 正文

闽俗时节|闽式饮食中的二十四节气——春分

2023-03-21 09:10:00  作者:   来源:福建民俗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静

福建民俗博物馆供图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时间点公历3月19-22日交节,斗指卯,太阳达到黄经达0°时。

在福州,春分这天有着“接春迎福”吃春饼喝春酒的风俗习惯。春饼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述,那时候名为春盘,又被称为五辛盘。到明清时期,会用卷饼裹好瓜果蔬菜放入锅中炸,炸后再进食,又称之为“肉粽”。

春分这一天福州人有“咬春”的习俗。“咬春”则是咬甘庶。由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圆圆满满”取吉利的意思。

在福建,虾姑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食材,福建人爱吃虾姑,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虾姑的口感好,第二,因为它的营养价值高。虾姑又称“琵琶虾”、“富贵虾”,福建人吃春吃的就是它。历经冬藏,春分时节虾姑开始变得肥美,因此在福建春天的餐桌上,虾姑是必不可少的,福建人吃虾姑很有一手,难剥皮的虾姑在他们手中轻易就能剥开。

在闽南,咸口焖饭是很常见的一道主食,咸饭讲究荤素搭配。荤类食材常用海蛎干、虾仁干、干贝等沿海特产,一年四季都有;素类食材则会根据节气灵活变换,比如春分前后,春菜、白萝卜等经常作为主角出现在这道主食中。

在福建漳平民间也有“春分吃春菜”的说法。闽西还有“食了春菜一年不累”的说法。每当春分那天,人们都会去采摘春菜,采回来后与鱼片滚汤,叫做“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而春笋为竹之幼苗,竹子节节上长,所以,春分有吃春笋一是因为春笋鲜嫩味美,二是有增长运势的寓意。春笋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营养美食,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民间有“春分到、吃萝卜”的说法。春分时节,是阳气最旺的时候,万物生发,而此时也是萝卜大量上市的季节,在这一天吃萝卜能起到很好的顺气效果,可促进消化、增强体质,因此服用萝卜也便变成春分的一个风俗习惯。春分吃萝卜不但能上下通气,还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理气、消食化痰的作用,生吃偏于清热生津,煮熟偏于行气消食,春季食用,可用来防治痰多咳嗽、咽痛、伤食腹胀、便秘等病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作为一年刚开始标志,务必添补充足的营养成分。油麦菜营养成分丰富多彩,带有很多β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维生素b21、B6,也有很多膳食纤维素和营养元素如镁、磷、钙及小量的铁、铜、锌。常吃油麦菜能够改进胃肠的血液循环系统。

春分也可食用些许荠菜。荠菜又名鸡儿肠、鸡心菜、田边菊、红梗菜等。在荠菜中含有含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延胡索酸、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荠菜酸有明显的止血作用。春分吃荠菜能够通小便,去肝火。

枸杞的嫩芽营养成分丰富,特别含有肌甙、谷氨酸、门冬氨酸、精氨酸等,能够滋补肝肾、清火明目,春分吃枸杞芽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可用于抗疲劳和降低血压,并能保肝、降血糖、降低血脂,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福建民俗博物馆抖音号

福建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福建民俗博物馆主办
东南网承办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