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福建日报记者通道远程 邮箱 传稿
222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 华人之光 > 正文

“火星相机”的诞生——专访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

2021-06-02 16:19:37 王嘉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中新社香港6月2日电 题:“火星相机”的诞生——专访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容启亮

中新社记者 王嘉程

重约390克,可承受地心引力6200倍的冲击,耐得住太空“长途旅程”中150摄氏度的极端温差,还具有水平视野范围达120度、对角视线视野范围达170度的超广角低畸变镜头……具有这些超高性能的,正是被称为“火星相机”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

率领团队为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研发“火星相机”的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副系主任容启亮,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分享,该相机的研发过程面临不少挑战——相机自身重量的控制、具有广角视野的低变形镜头、零件的散热等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得有失。

“直到‘天问一号’成功落火,才感到如释重负。”容启亮说。

“火星相机”搭载于着陆器的平台前端,主要用于监视着陆情况、火星的周遭环境,以及降落火星后“祝融号”火星车的操作状态,包括太阳翼的打开和天线的状况等。这些信息对掌握火星车能否在火星表面成功巡视至关重要。

“制作这个相机其实要考虑很多因素,要弄清楚从发射到着陆,相机都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包括辐射及温度的转变等。之后到了火星,着陆又是怎样的情况,着陆之后的环境、开始工作的环境都是怎样的。”面对记者这样的“外行”,容启亮耐心讲解着。

为了方便理解,他特意带记者来到实验室,以1:1的相机模型进行展示。

容启亮指着相机的镜头说,别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因为要很宽阔的角度,但又要求变形很低,镜头前面采用了具有弯度的镜片,里面共有9组玻璃。因此,仅镜头本身,重量已达上百克。

然而,轻身是相机必须达到的任务指标。这意味着,几百个电子零件、高强度的外壳等其它部件,必须尽量“减重”——约390克,这是容启亮与团队交出的答卷。

与普通相机不同,“火星相机”采用了特别的凹凸面设计。容启亮介绍,“凹凹凸凸”能够增加面板强度,并可让面板更好地贴着每一个重要零件,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同时有利于将零件热量均匀地带到外壳,当相机进入极端、高辐射的环境中,也可避免内部零件过热而损耗。

事实上,为了让相机能够达到各项指标,容启亮及团队制作了多个一模一样且完整的“火星相机”,以完成不同测试。直到测试全部成功,达到最好状态,他们才能放心让最佳作品真正“上天”。

不过,要完成测试也不简单。容启亮解释说,如此繁杂且高层级的测试,单个实验室,很难提供所有设备,因此测试是在国家不同地区完成的。“香港可以做一部分,我们有好的想法,如果真的要实施,也要与内地一起,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正如“火星相机”的制造,在他看来,香港的科研力量需要更多地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内地其他城市和地区进行合作,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了“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就是希望继续支持更多航天技术的研发,更希望以科研力量贡献国家。据容启亮介绍,该中心的工作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包括深空探测仪器制造,及深空探测理论研究。

至于研究团队的未来规划,他透露,团队日后将着重于两个方向的发展,一是会继续进行深空探测研究,希望日后能够参与到国家更多的具有挑战性的深空探测任务之中,例如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小行星探测及火星取样返回等;二是希望可以将团队发展的太空科技,应用到民用领域,让更多人受惠于科技发展。(完)


ADD: 18M, Lorong Thambi Dua,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1448972, 21448872 FAX:02-21412030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