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五年, 时光的标尺记录下福建发展的刻度。 “十三五”以来, 我省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成效显著, 诞生了许多不可或缺的“金娃娃”。 想知道这些“金娃娃”们 创造了什么样的成绩吗? 一起来看—— “福建要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沿着总书记今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指明的方向,福建迈向“产业优”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这五年,福建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迈开大步。 抓龙头、铸链条!福建制造集群发展、总量提升—— 福耀集团的汽车玻璃产量、恒申集团的己内酰胺规模、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装机量稳居全球第一;18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累计营收7657.97亿元…… 图为上汽集团宁德基地项目竣工投产(来源:福建日报) 抓项目、优布局!福建制造内核升级、迈向高端—— 从启动建设“电动福建”,到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展,再到实施“电动福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五年,政策驱动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目前,福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400亿元。 一个个“金娃娃”,助推福建主导产业由“弱”变“强”。“十三五”期间,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高于规上工业1.3个百分点。 抓转型、促升级!福建制造空间广阔、后劲十足—— 到“十三五”末,福建制造已成为福建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新发展格局下,构建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成为产业转型的着力点。 福建提出突出抓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这四篇文章,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万亿主导产业。 “数字福建”,引擎轰鸣——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5G基站3.5万个,实现县级以上区域全覆盖…… 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近半。 “海洋经济”,破浪前行—— 加快建设福州、厦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面布局深海养殖、临港工业、海洋装备等“蓝色产业”,海洋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绿色经济”,潜能释放—— 全面启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乡村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中、向产业园区集聚;全省十大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福字号”绿色优质农产品享誉全国;碳中和项目、碳汇交易市场等加速生成…… 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福建绿色产业导向明晰,一个发展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产业生态初步显现。 “文旅经济”,提质增效—— 武夷山、永泰、武平等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福州、厦门、三明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莆田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获评国家5A级景区,福建实现“市市有5A级景区”。 “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日益提升。2019年,福建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8000亿元,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五年来,福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47.5%,首超第二产业。 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省GDP的比重近70%。 今年6月,福建首次召开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省委号召,广大民营企业要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产业及金融政策,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技改投资倾斜民企。2019年以来,福建深入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绝大多数投向民营企业。 倾力培育“专精特新”。五年来,福建积极引导、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先进科研成果、突破核心技术、解决资金难题、加速产品升级。 截至10月31日,“金服云”平台累计为2.59万家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2.7万多笔、901.47亿元。 …… 技改引领,新技术新业态赋予传统产业全新面貌—— 专门领域,独特优势的一批“小巨人”脱颖而出—— 10月15日,在省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中,主营业务涉及主导产业的有44家,优势产业有23家,布局新兴产业的有17家…… 五年来,不断厚实的“家底”,给了福建精耕产业的决心和动力。 福建省今年3月制定“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更高要求——深入推进制造业强省、质量强省建设,打造“六四五”产业新体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把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作为内在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风起帆扬,奋勇前行。向着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新目标,福建再出发!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 记者:黄青 林侃 编辑:陈雪莺 美编:王诗维 陈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