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宁德频道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

寿宁石雕期待熠熠生辉

nd.fjsen.com  2020-01-06 09:54:31 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我来说两句

玉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美学价值,寿宁县承蒙大自然馈赠也出产美石——寿宁石,作为石雕界的后起之秀,兼具“材”“艺”的寿宁石雕在艺术领域和文化市场大有可为——

石有无言之美,历来为文人雅士所推崇,在中国尤以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四大名石最负盛名。偏于闽东一隅的山城寿宁县承蒙大自然馈赠也出产美石——寿宁石,自1982年被发现以来,当地石雕工艺师在选材、立意、巧色、雕琢上用心钻研,用巧手让一块块顽石变美玉。潜藏“深闺”的寿宁石雕兼具“材”“艺”,如何在艺术领域和文化市场获得更广泛认可,成为业界当下共同思考的问题。

叶大明将汉字、古画、博古纹等传统元素运用到寿宁石雕作品中,开创了新的雕刻技法。

深山美石瑰丽多姿

寿宁艺术展览馆是该县规模最大的民办公益文创基地暨艺术展览馆,其中展出数十件造型各异、雕工精细的寿宁石雕作品。雕刻师刀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山水意境深远,技艺巧夺天工,可甚少人知道这些石雕作品的原料都产自寿宁的一个小山村。

1982年,福建省地质队在寿宁县平溪镇湖潭自然村探测地质情况时,发现该村的山体中储藏着大量的叶蜡石矿——雅称“寿宁石”。研究发现,湖潭出产的寿宁石是叶蜡石福建矿系中的上品,摩氏硬度2至3度,颜色有红、黄、绿、白、黑、灰等多种,具有丰富的点状、块状及条纹状的色彩纹理。

寿宁石色泽饱满、纹理自然、晶莹通透、易于刀刻,是用作工艺雕刻和篆刻的上等石料。不过,寿宁石被发现后并未在出产地引起重视,反而在浙江青田受到雕刻师和收藏者的青睐,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据了解,早期开采的优质寿宁石多被运往浙江作为青田石的原材料,而寿宁本地由于缺乏石雕人才,导致大量寿宁石被锯作章料廉价出售。

大自然赋予寿宁石瑰丽多姿的形态,要焕发出其应有的文化内涵,还有赖于石雕艺人的巧手精雕。

1986年,寿宁县教育局从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石雕人才的角度出发,在平溪乡平溪中学(现寿宁五中)开设雕刻艺术班,教授文化课和美术专业课,采取二年学制,当年招收了十余名学生。与此同时,该部门还在县城创办了一家寿宁石雕刻厂,聘请青田等地的石雕工艺师担任技术员,并教徒授艺。

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寿宁县教育局下属的石雕厂和雕刻艺术班先后停办。那些从石雕艺术班毕业的学员和石雕厂的学徒,有的到青田、福州继续学艺;有的留在当地的石雕厂、根雕厂打工;有的自己办起了石雕厂。

后起之秀渐露头角

进入本世纪,寿宁最早的一批石雕从业者凭着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融合青田石镂空雕及寿山石圆雕技艺,走南闯北推介寿宁石雕精品,让寿宁石雕这个石雕界的后起之秀渐露头角。

目前,寿宁石产业的原石交易、艺术创作、文化交流均有一定的活跃度,全县石雕工艺师共有40余人。

今年51岁的刘平华是原平溪中学雕刻艺术班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前往青田、泰顺、福州等地打工学艺多年,于2009年在寿宁创办一家石雕工艺厂至今。

走进刘平华的作品展陈室,一件件精雕细刻、极具美感的寿宁石作品映入眼帘。重达300余斤的镂空雕作品《日照辉煌》最为夺目,只见高高的山顶上露出一轮红日,亭台楼阁、船、老者散入其间,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刘平华说:“石雕是一种讲究因材施艺、依色取巧的艺术,寿宁石具有蜡性强、光泽好、眦裂少、冻度高等优点,与四大名石的品质不分上下,因此我在创作时力求遵循寿宁石天然色泽、纹理,发挥艺术构思的独创性,用技艺为美石增辉添彩。”

寿宁石雕的创作内容近年来颇有创新,拥有书法篆刻功底的寿宁实验小学美术教师叶大明将汉字、古画、博古纹等传统元素运用到寿宁石雕作品中,开创了新的雕刻技法。可巧的是,叶大明曾经是平溪中学雕刻艺术班的美术专业教师。

2010年,叶大明的同事取来两块寿宁石原石,希望他帮忙雕刻一件手把件。在交流碰撞中,叶大明产生将文字刻在原石上的想法。从此,他将石头变“宣纸”,刻刀变“毛笔”,将书法艺术与玉石文化相结合,令人眼前一亮。

“寿宁石色彩丰富、质地细腻、多带石皮,有很强的釉面感,稍加打磨和创作就能呈现独特美感,确是创作文化石的好材料。”叶大明说,在石头上随形做字、抒怀言志,没有太多限制,或用浅浮雕的方法刻上狩猎的象形图案,或用篆书、隶书刻上一句小诗,都能赋予寿宁石新的生命。

刘平华在创作寿宁石雕作品

匠心技艺焕发生机

在石雕艺术领域和文化市场,寿宁石不逊名石的“材”已经获得业界认可,但其“艺”仍默默无闻。采访中,寿宁本土石雕工艺师与收藏爱好者无不为此深思,他们纷纷为如何保护原石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开拓艺术市场出谋划策。

我国名石交易的市场化氛围浓厚,不过近年来随着一些名石资源濒临枯竭,市场上以其他石料来冒充名石的现象越来越多,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保护原石资源的呼声。

“寿宁石开采至今已有38年之久,加大原石资源保护力度应该要被提上日程了。”一位寿宁石雕收藏爱好者建议相关部门应从严审批寿宁石的开采,保护性开发这一宝贵的矿石资源,避免重蹈一些名石资源过早枯竭的覆辙。

一块名石若不经艺人精雕细琢,终究也只是一块顽石。刘平华表示,目前虽有数十位寿宁石雕艺人在坚守,但从县域范围来看,寿宁石雕创作分散,基本都属于创作者的业余爱好,甚少有人将其作为主业来经营。

“寿宁的玉石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也未形成名石交易市场,导致作品定价难、鉴定难、交易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石雕工艺师的创作积极性。”刘平华建议县里设立一个专门的石雕作品展示空间,同时引导成立寿宁石雕创作基地,吸引石雕产业链人才回乡创作创业,聚人气、强产业。

在技艺与艺术的双提升方面,叶大明认为寿宁石雕还远未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更好发挥“材”的优势方面仍有巨大潜力,这需要全体石雕工艺师发扬匠心精神。刘平华则援引台湾艺术家刘北山的话说:“在进行雕刻创作时要还石头应有的尊严,工之绝方为艺。寿宁石雕唯有在文化传承和技艺创新中才能焕发生机。”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工艺,寿宁石雕要融入当代文化艺术市场,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欣慰的是,政府与民间正在合力打响寿宁石雕文化品牌:2018年6月,寿宁县民间工艺美术协会成立,吸纳石雕、泥塑、收藏界60多名会员;9月,寿宁石雕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9月15日,寿宁县文化艺术展开馆。

在寿宁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寿宁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还积极协助工艺美术师开展职称申报评定,组织工艺美术企业参加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文旅产品展及相关工艺文化产业展销活动,展出的石雕作品获得业界赞誉。(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通讯员 吴苏梅 文/图)

  • 责任编辑:王予捷     关键字:寿宁,石雕,艺术,文化,创作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东南网新闻援助频道
宁德新闻官方微信点击或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