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宁德慰问演出中,来自“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小学的29名学生带着节目《点赞美好新世代》在央视镜头前亮相,展示出福鼎市多年来艺术扶贫公益教育的成果。 深耕艺术 点亮乡村 “包老师……包老师……”每周,志愿者包文宁来到赤溪小学,孩子们总会一拥而上,亲切地呼喊着她,眼中满是对艺术学习的向往。 多年前的赤溪小学,学生们对艺术的了解几乎空白。2016年,一群志愿者穿过崎岖的山路,在深山中的赤溪小学开展艺术扶贫并建立舞蹈基地,实地培训舞蹈。同年9月,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定点招收赤溪小学学生,4名对舞蹈怀揣着梦想的乡村学子走进艺术学堂。目前4名学子均在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就读,学习时长为5年。 “我们希望乡村学生也有公平接受艺术熏陶的机会。”包文宁说,只要有机会,她便会带着孩子们参加演出。畲族特色的学生舞蹈作品《牛鼓声声粽飘香》曾参加福建省少儿舞蹈美育成果交流展演和各项中小学生比赛、省级汇演、《中国微演艺》……志愿者们带着艺术的艳色抹亮了贫瘠的乡村校园。 “不论风吹雨打还是道路崎岖,我们都不会缺席任何一堂课。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将艺术欣赏、知识传播结合起来,以此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拓宽艺术视野。”包文宁说。带着这份坚持,志愿者们在这场艺术的耕耘中默默奉献了15年。 艺术植心 再育新苗 15年来,艺术扶贫志愿者风雨兼程,走过点头、前岐、叠石、太姥山、佳阳等地的农村学校,教授“艺术扶贫”公益课,通过开设舞蹈、音乐、美术、书法、围棋等多类艺术课程,走出了一条文化精神愈渐蓬勃的艺术扶贫新路。10月13日下午,跟随艺术扶贫志愿者们的脚步,笔者来到贯岭中心小学,艺术扶贫志愿者们在此踏出新的印记。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教学楼二层,一边音乐室荡起《听我说谢谢你》飞扬动听的旋律,一边舞蹈室学生伴着《兰花草》的韵律纵情舞动。52名稚嫩学生在艺术扶贫志愿者的引导下,全身心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 “我很喜欢舞蹈,以后想当舞蹈家!”学生陈雨萌与徐懿涵刚接触舞蹈便喜欢上了这门课程。两人一直想学习舞蹈但是始终没有机会,在得知艺术扶贫志愿者走进校园开设艺术课程后,她们积极报了名。“老师教的很好,有机会免费学习舞蹈我很开心。”徐懿涵说。 看着孩子们在课堂上展露出的笑颜,包文宁触动万分:“只要孩子们有需要,我们就会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倾囊相授。” 为乡村学子铺就艺术“花路”是福鼎市为贫困地区“造血”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在福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自2005年起,福鼎市文化馆着手组织“艺术扶贫”工程的文化志愿者奔赴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开展公益性艺术课程培训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福鼎市共为15所偏远山区小学进行免费定期的艺术教育,受益学生达2万多人次。跟着志愿者的一路奔波,饱含艺术气息的雨露被洒向各乡村学子的心中,催生出蓬勃的艺术之花。(闽东日报 王绮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