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条巷子,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班巷。那时候,前台主角配角跑龙套的、后台吹拉弹唱的,甚至随戏班常年做后勤挑戏担拉幕布的,哪家哪户离得开小小戏台?” 盛夏时节,寿宁县凤阳村刘氏宗祠的北路戏大舞台前,村民刘经浩和一群“老戏骨”再相约。他们一边碰头切磋新编北路戏剧目的剧本情节,一边侃侃而谈,回忆着门前这条巷子里的北路戏人家和演艺往事。 老戏骨们重温曾经的舞台时光 刘经浩家就挨着刘氏宗祠一侧。这条被当地村民称作“戏班巷”的古老巷子,从村头三棵古松下的灵官帝宫,经刘氏宗祠到另一头的临水宫。这条长巷,是族落曾经的发祥地,也是人气最集中的聚居地。作为寿宁北路戏发源地,北路戏也在凤阳镇区这条巷子里经年传唱,余韵悠长。 寿宁北路戏,原称“福建乱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现仅存于闽东北,以寿宁县为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清嘉庆年间,凤阳镇便有民间艺人创办北路戏班,巡演各地,扬名戏苑。从北路腔唱响舞台的第一天起,这里的人们就被它贴近乡土农耕社会的声腔韵律所痴迷,看戏的十里八乡,演戏的代代相传。经过一代代艺人的舞台演绎,凤阳北路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魅力,其唱词对白以普通话为主,通俗易懂;其曲调音韵,奔放中带抒情,粗壮里有细腻,节奏起伏多变、活泼奔放,并保留有后台帮腔的原始风格。 凤阳北路戏传统剧目《齐王哭将·凯归》 对于50多岁的刘经浩而言,北路戏的曲调似乎血液一般流淌在他的心脉里。从小在“戏班巷”耳濡目染,后来进入凤阳北路戏班,他开腔一唱就是30余年。而在“戏班巷”,像他这样怀着北路戏情缘的左邻右舍比比皆是。刘经浩说,唱戏听戏已经融入乡亲们的日常生活里。从老艺人到普通村民,甚至农妇、学生娃儿,都能顺口哼唱北路戏。这挂在嘴上、响在耳边的曲调,让劳碌的日子有了滋味。 “你看,我曾经同台的堂兄堂叔们,到现在经常还在自家咿咿呀呀吊嗓子。那边亭子里坐着攀谈的几位,也都是老戏骨,还有当年老跟在戏班幕后的掌灯人呢!”顺着他所指处,记者来到刘氏宗祠大门一侧的风雨亭,在这里闲坐聊天的85岁老艺人刘章艮,兴致起来就对着镜头,扎马步,抚长须,开腔一声吼,风范丝毫不减当年。 凤阳北路戏,也在戏班巷老艺人们的“传、帮、带”中一茬茬接棒传承。近两年间痴迷上北路戏舞台的,还有一群土生土长的“葡萄大姐”。记者循着唱腔来到与刘氏宗祠一墙之隔的北路戏演艺训练厅,只见10多名农家女子正在演练新编北路戏剧目《廊桥神医》。为首传授演技的,是从外地专业剧团返乡的青年演员王龙凤。其余主配角都是第一次参与舞台演出的北路戏爱好者。她们农忙时下地种葡萄,农闲时穿上戏袍。舞台幔布扯开之际,这些农家女水袖轻扬,就成为曼妙戏中人。 “葡萄大姐”精彩演绎新剧目《廊桥神医》 “让舞台有人上,让乡亲们有戏看,一直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刘经浩说。值得戏班巷的人们引以为豪的是,这些年来,在县镇两级的扶持及本村民间公益人士的努力下,凤阳北路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眼下,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凤阳北路戏演艺中心和凤阳农民文化宫先后落成,北路戏大舞台闪亮开台,北路戏演艺设施设备得到添置,演员队伍得到培训壮大,传统和新编剧目也一出出被搬上舞台,为周边镇村群众喜闻乐见。与此同时,凤阳北路戏也走进了校园,古老的曲调正在山乡古镇一代一代传扬。(闽东日报记者 刘岩生 陈小虾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