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王翔:一盏明灯照亮法治梦想
2021-10-08 09:06:47  郭晓红 陈舒宁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禇子强  

王翔,蕉城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一位长年奋战在审判一线的民事法官,同时,也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岗位,牢记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法官的使命与担当。他像一盏明灯,竭尽所能发出一缕光亮,照亮心中的法治梦想。

办公室里的“常明灯”

每当夜幕降临,经过蕉城法院的办公大楼,远远望去,常有一盏灯是亮着的,那是王翔的办公室。作为一名民事法官,王翔的生活简单又枯燥。白天开庭、调解,夜晚阅卷、写文书,夜深人静之时,陪伴他的是一杯清茶、一盏孤灯、一叠卷宗。

王翔有一个习惯,每当结束白天忙碌的工作后,他会立即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复盘,认真梳理手头案件的脉络、厘清下一步的办案思路,用夜晚的时间阅卷、写文书。对他来说,夜晚便于思考问题,正是工作的“黄金时间”。

正是在这样一个个宁静的夜里,无数份判决书在他的笔下诞生,无数个法律观点在他的脑海中闪光。

“办案必须坚持‘趁热打铁’,庭审结束后应尽快着手写裁判文书,避免因拖延而造成对案件细节的遗忘,写文书时又需要重新回顾整理案情。”多年来,凭借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王翔办案效率极高,在工作中颇有心得。

在他看来,调解案件也是如此,面对时常发生的当事人在电话里承诺调解事项,第二天反悔不认的现象,他认为需要法官把握节奏。“当当事双方达成一致后,就立即签订调解协议。调解量上去了,结案的压力就小多了,我就有更多时间用于钻研疑难问题了。”王翔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他共办结了194起民事案件,结案数、调解率均高居全院前列。

同事眼中的“指路灯”

在院内,提起王翔,同事们都赞不绝口。

“他是一个学者型的法官,一个很纯粹的法官,你能感觉到他的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审判业务上,他对待工作的那份专注和热忱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在后辈眼中,王翔像一盏指路灯,照亮许多人前行的路。

不论工作多忙,面对同事们的求教,王翔总是把手中的案卷放在一边,耐心地为他人阐释法理、答疑解惑。他始终认为,不论是谁,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一次次与他人的思想交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对于团队中的年轻人,他既像老师又像兄长,将自己的业务知识倾囊相授,将人生经验大方分享,看到身边的年轻人一个个成长起来、独当一面,他深感欣慰。

谈及自己的团队,王翔也毫不吝惜他的赞美,“我的书记员头脑灵活,手脚勤快,与我配合十分默契;调解员热爱调解工作、尽职尽责,‘一个好汉三个帮’,我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帮助,我发自内心感谢他们。”

业务难题的“探照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事审判领域新问题层出不穷。虽然已是民事审判领域的“老前辈”,但王翔有时也感到力不从心,仅凭老经验办案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他选择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充实自己。办案之余,他阅读大量的法学文献,办公桌上一本本厚厚的“大部头”是他的最爱。阅读之余,他善思考、勤总结,将法学理论与自己的审判实务相结合,用强大的理论储备指导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他的努力下,许多民事审判实务难题在他手中得以化解、疑点得以突破。在纷繁复杂的民事审判实务中,他则像一盏明亮的探照灯,拨开重重迷雾,照亮正确的方向。“当法官就是要沉得下心、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工作之余多看看书、思考一些问题。”多年来,王翔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调解能手”……深耕审判台32年,翻开王翔的履历簿,荣誉数不胜数。荣誉在身,最令他开心的却是当事人口中那句“王翔法官办案公正,案件在他手上,我们放心”。(闽东日报记者 郭晓红 通讯员 陈舒宁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