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离春节越来越近,节日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大街小巷、城里乡村,从灯笼到春联、从红包到窗花,映入眼帘的皆是喜庆吉祥的“中国红”,它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这是春节亘古不变的底色。 春节又被称为农历新年,它是由上古“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的一种风俗节日。从古代文明角度来讲,春节的起源其实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一种蕴含着古老文明与文化的节日。它孕育着“仁义礼孝和”的道德之光,也饱含着“福禄寿喜财”的人生追求。它可以表达阖家团圆的喜庆之情,同时也可以彰显举国欢庆的热烈场面。 从岁首祈年祭礼的上古时代到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过年这个节日被一代代中国人传承着。在这一代代传承中,过年的内容和方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远古时代的祭灶、洗疚疾、占岁等古老习俗,还是逛庙会、看花灯、舞龙狮等新年保留项目,抑或是现如今的“网上年货节”“电子拜年”“云团聚”等新潮过年,这些年俗都让新年有了浓浓的年味儿。 事实上,春节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习俗,而是在于家人团聚、亲人和谐、健康美满的幸福感。于华夏儿女而言,春节是“团圆节”,更是“感恩节”,感恩五谷丰登,感恩年年有余,感恩团圆之乐,感恩和谐之喜,感恩健康、感恩平安、感恩幸福……尤其在这新冠肺炎疫情前来捣乱”的寒冬里,我们的感恩又多了一重厚重的含义——感恩为我们负重前行的战“疫”者们,是他们让我们在全球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的当下,依然能安享新年之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将至,让我们在感恩、团圆和希望中,传承春节习俗,发扬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让春节走得更长、行得更远,历久弥新。(南京文明网 作者:张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