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蕉城:巧解“千千结” 绘制“同心圆”
2024-03-18 17:04:49 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陈玲汇  

多年来,蕉城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打造提升章芳孝调解工作室,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巧解“千千结” 绘制“同心圆”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政法战线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在蕉城区,一支人民调解员队伍在社会基层探索实践“城市枫桥”模式,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作出了积极贡献。

百姓身边的“热心肠”

夜晚时分,章芳孝调解工作室传来阵阵议论声,万达社区居民李女士投诉某餐饮店噪音扰民事件正在这里进行调解。

“这家店的空调外机和排油烟机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堪其扰的李女士在调解会上首先提出了问题。紧接着,涉事餐饮店、万达社区居委会、警务室代表分别发言。

调解现场。龚键荣 摄

章芳孝耐心倾听矛盾双方说法,与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共同分析问题症结。他说:“李女士家受噪音影响是事实,餐饮店有义务也有责任消除噪音污染。居民和商铺也是邻里关系,做友邻总比做陌邻好。”

这次调解富有成效,餐饮店态度积极,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噪音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李女士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矛盾纠纷纷繁复杂,调解工作千头万绪,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韧性和活力。章芳孝调解工作室源起于万达社区,这里人口密集、商业繁华、情况复杂,日常矛盾纠纷易发多发。

2016年,一贯乐于助人的章芳孝当选万达华城小区业委会主任。凭着一腔热情,他积极为社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闹心事。渐渐地,“有事找老章”的好口碑传开了。

章芳孝的古道热肠不仅赢得社区居民的信赖,也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加入便民调解服务队伍。2017年,万达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章芳孝当选委员会主任。2018年,为了更好凝聚调解员队伍,章芳孝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

都说“群众事,无小事”,在矛盾纠纷调解中更是如此。为了避免看似不起眼的小矛盾、小纠纷进一步激化升级,章芳孝和志愿者们始终坚持“讲法又讲理”,积极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在调解现场达成一致意见后,还会持续跟踪,确保调解方案落到实处。

多元化解的“新路径”

每年,章芳孝调解工作室都要调解多起矛盾纠纷,涉及治安、违建、婚姻、家庭、邻里、借贷、医患等方面。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以章芳孝调解工作室为主体,融合区、街道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调解的“1+N调解”模式应运而生。

临近春节,还有20多万元工资未支付,如何让来宁德打工的外省工友们安心回乡过年?想起这事就犯愁的施工队长老彭不得不成为“讨薪队长”。

为了向项目承包方讨个说法,老彭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是没想到,在章芳孝调解工作室的介入调解下,欠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调解现场。龚键荣 摄

今年1月17日,章芳孝调解工作室坐着开发商、承包方、施工队三方代表,章芳孝担任蕉城公安分局特邀调解员。在理清了欠薪纠纷的经过后,章芳孝对各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最大共识。

“大家设身处地想想,农民工兄弟千里迢迢来宁德打工,很不容易。”章芳孝进一步说,开发商与承包方之间存在工程款项结算争议,不应该影响施工队的工资发放,特别是春节将近,农民工等不起。

经过多轮沟通,承包方同意了章芳孝的调解意见,表示将及时兑现工资。眼见工友们的工资终于有了着落,老彭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实践证明,“1+N调解”模式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志愿调解服务工作的全面、规范、长效发展,蕉城区对章芳孝调解工作室进行提升,指导成立蕉城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解志愿者协会。

自去年1月成立以来,协会吸纳了一批公信力强、知名度高的省、市、区三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退休的政法干部、律师等作为志愿者,进一步提升调解员队伍的代表性、专业性。

矛盾纠纷的源头在基层,解决的办法也在基层。每当有人问及做好调解工作的成功经验,章芳孝总是不厌其烦地介绍“三个三”工作机制,即无处不在、无缝调处、无事方休的“三无”调解宗旨,服务群众要热心、洞察事态要细心、坚持不懈要恒心的“三心”服务态度,小调解筑就大安宁、小调解改善大民生、小调解缔造大幸福的“三大”服务目标。

蕉城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蕉城将持续整合调解队伍服务力量,优化调解服务措施,完善调解服务机制,切实有效提升社会多元化解调解服务能力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