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根本准则,是我们党新时代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资 讯 

金句来了!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即时 | 2021-11-30 18:45

国家主席习近平29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每日一习话·十个坚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即时 | 2021-11-29 14:30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

这段话出自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创新等,其中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在这一轮科技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它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期特约专家:刘武根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丨“不破楼兰终不还”

即时 | 2021-11-29 13:30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丨一起来算脱贫账

即时 | 2021-11-27 13:10

【每日一习话】重视人才自主培养

即时 | 2021-11-17 14:55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这段话出自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工作的意义。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讨论时曾经用一句话概括了发展、人才、创新三者的逻辑关系: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可以说,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社会人才在国家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有个说法,叫做“得人者得天下”,这里的“得人”可以有非常广义的理解,包括了得到贤人志士的辅佐、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等等,也包括了得到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是否能够培养、汇聚一大批胸怀远大报国理想的各个领域顶尖人才,是一国事业成败得失的关键。因此,如何实现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大国再到人才强国的转变,是我们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课题。

与其他一些领域的工作不一样,要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努力把握人才发展的规律、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历史和逻辑都表明,人才成长和发展取决于非常复杂的因素,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

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恰似一个“大熔炉”,可以将全世界优秀的人才吸纳过来,这将是人才工作特别需要关注的大选项和大战略。

本期特约专家:桑玉成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时政现场评丨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到塞罕坝看树看人看精神

即时 | 2021-08-26 10:33

△视频丨跟随总书记的脚步 到塞罕坝看树看人看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

一个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59年前 来自全国18个省市

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创业大军

集结河北省最北部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

塞罕坝机械林场

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

在沙地里播种 在石头缝儿里栽绿

像钉钉子一样 “钉”出百万亩林海

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

在荒僻的高原上

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2021年8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

察看林场自然风貌

听取河北统筹推进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

看望护林员

月亮山望海楼是全林场九座望海楼之一

集防火瞭望和资源管护为一体

可有效瞭望周围方圆约15万亩森林

总书记在月亮山望海楼

和已经坚守了13年之久的瞭望员

刘军和王娟夫妇作了亲切的交流

在防火紧要期

瞭望员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报告一次

可以说是日夜不停 经年累月

离开月亮山望海楼

总书记来到尚海纪念林

实地察看林木长势

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尚海纪念林以塞罕坝机械林场

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命名

1964年在经历了建场之初连续的挫折之后

王尚海带领大家克服困难 探索新技术

组织了马蹄坑机械造林大会战

这场会战开创了国内机械栽植针叶林的先河

拉开了大规模造林的序幕

今天的尚海纪念林

就是当年马蹄坑大会战的营林区

这片林场 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

4年前总书记就曾经强调

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铸就了

牢记使命 艰苦创业 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这次考察总书记又强调

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

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

来到塞罕坝 体会塞罕坝精神

杨禹认为

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告诉我们

只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久久为功

就一定能够让青山常在 清水长流

塞罕坝精神启示我们

伟大梦想不是等出来喊出来的

而一定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

是看望 是褒奖 更是发出号召

塞罕坝建设者们的事迹可学可做

塞罕坝精神可追可及

塞罕坝有山有水 有林有绿

塞罕坝人有根有魂 有胆有爱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评论员丨杨禹

策划丨史伟 贾林

记者丨凌枫 刘建昌

制作丨令文芳

航拍丨郭永良

统筹丨张晓鹏 王鹏飞 卢心雨杨海灵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承德,这四句话启迪人心

即时 | 2021-08-26 10:32

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行程涉及国有林场、文保单位、农村社区等。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养老服务等发表重要讲话。许多话语,启迪人心。


△联播视频丨习近平在承德市考察调研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习近平此行的第一站,是位于河北最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近60年来,这个林场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

在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习近平看望驻守望海楼13年的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在百万亩林海起源地尚海纪念林,他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总书记说,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

荒原变林海,谈何容易!依靠艰苦奋斗,中国创造了人间奇迹!

在山西右玉县,一任接一任的右玉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去年5月在山西考察,习近平再提“右玉精神”。

在甘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沙逼人退,转变为人进沙退。习近平在这个林场考察时强调,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

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共产党员石光银带领群众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向这位治沙英雄颁授了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这次在塞罕坝考察,总书记对林场职工代表说,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正如总书记所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


“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承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走进村山谷市集、卫生室,了解产业振兴、改善村民医疗卫生条件等情况。

在村民霍金家里,总书记说,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总书记早有思考和谋划。

2013年7月,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