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会增进共识新风 不寒暄不念稿直抒胸臆
2013-03-13 09:17 刘维涛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晓夏 黄晓夏 |
分享到:
|
说真话,建真言,对症开方 十八大报告首提“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十八大之后第一次召开的政协全会上,协商民主氛围浓厚。中共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参加各界别讨论,与委员共商国是;各部委负责人专门到相对应界别小组旁听,听取意见和建议。面对面交流中,委员们的议政建言成果进入决策层视野。 还有一种协商,贯穿整个会议进程。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些包含重大决策的文件都在政协委员中广泛讨论、征求意见。重大决策前协商,已经成为惯例。 3月7日下午,周新生委员获得了明星般的待遇,他在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希望加大对权力的约束与监督,让国人不求人、少求人。8分钟发言获得10余次掌声。 大会发言,被称作委员的“最高讲坛”——发言人走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在中共和国家领导人面前,在全体委员面前,在前来听会的部门负责人面前,就国家事务发表主张。 这是一种独特的协商形式,代表各界别群众的委员,坦陈利益诉求或政策主张,在政协这个平台上相互碰撞,寻求行动共识。 说真话,还要建真言。本次政协会议,共收到了大会发言稿617份,举行两场大会发言,共32位委员上场。财税分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反腐败、灰霾治理……委员宏论所及,皆切中改革重点和百姓期待。 “有人为了饮水安全安装净水机,可当雾霾天气袭来时,有谁能背着空气净化器到处跑呢?”委员质问犀利。 “委员们开出的药方非常好,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落实和答复。”部门回应诚恳。 这是一场提案办理协商会现场,今年大会围绕城镇化和污染防治召开了两次提案办理协商会,16位国务院部委负责人到场。提案办理协商也是一种重要的协商形式,提案人和办案人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坐到一起,在观点碰撞中深化认识,共商解决之道。 制度设计愈加完善,民主氛围日益浓厚。人民政协这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已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日益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记者刘维涛) |
相关阅读:
- [ 03-13]财政预算报告:70页承载51万亿 增图表解释性说明
- [ 03-13]外媒关注中国政协会议闭幕 称政协重要性越发凸显
- [ 03-13]人民日报社论:踏上新征程 开创新局面
- [ 03-13]政协会增进共识新风扑面 求真务实意见尖锐不极端
- [ 03-12](两会授权发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 03-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 [ 03-12]开启新征程 点燃“中国梦”——写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之际
- [ 03-12]俞正声:健全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