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芦山灾后重建规划思考:千方百计提升民宅安全度

www.fjnet.cn 2013-05-13 13:45  金磊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来说两句

如何总结灾难伤痛?如何总结汶川灾后重建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补充到芦山灾后重建的规划中来?这些问题如能得到理性的认识和解决,必将成为城镇化健康、安全推进的标志

文/金磊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在政府及民间组织、受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许多事情正在慢慢回归平静。中央领导对芦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准确评估灾害损失,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科学重建要求,尽快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成功经验,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统筹群众生活、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标准,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水平。

中央领导的指示,是令人振奋的灾后重建规划设计主导思想。

搞好芦山灾后重建规划,当前涉及的问题包括:如何总结灾难伤痛?如何总结汶川灾后重建的经验?如何将这些经验补充到芦山灾后重建的规划中来?这些问题如能得到理性的认识和解决,必将成为城镇化健康、安全推进的标志。

汶川灾后重建的速度与成就是明显的。相关媒体一再证实,在芦山地震灾区,没有一栋灾后重建的公共建筑倒塌,做到了“大震不倒”。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宝兴、芦山、天全三个重灾县房屋全部受损、多成危房,生命线系统“瓦解”(断水、断电、断路、断通讯)。这样的情况也提醒我们思考:在灾后重建中,除了建筑抗震技术、建材质量、施工监理等要素之外,灾后重建规划设计的防灾本质安全度是否也需再反思、再诊断呢?对此,笔者提供三点思考:

一是灾区建筑防灾工程规范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能滞后。芦山的灾后重建一定要从汶川巨灾教训中汲取宝贵经验,否则就难以走向成熟。笔者参与的国家《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此时汶川灾后校园建设已经结束,这意味着新国规的安全设计要求,未能进入汶川灾后校园安全设计之中。面对此次强震使新建并投入使用的芦山中学严重受损的事实,人们还是会担心:假如这次芦山地震破坏烈度再大一点点,假如不是周六发生地震,孩子们都在楼内上课,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二是灾后重建要千方百计提升民宅安全度。国家一再强调,公众尤其是农民要提高防灾避险素质与能力。如果房屋有必要的安全保障度,在地震高发且欠发达的西南地区能普遍提高农民住宅的抗震能力,能够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民宅建设,这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落实。在现阶段,提高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十分迫切。必须让乡镇、村庄那一片片灾后重建的“新家”不再不堪一击,必须在整体设计中设置必要的避难场所,必须保障生命线系统“万无一失”。要做到真正的本质安全,就应该在总结汶川巨灾教训的基础上,制定非形式化的应急预案,着手真正的救灾物资配置,避免灾时立即出现缺电、缺水、缺食物、缺药品、缺帐篷的情况,有效提升防灾减震的水平。

三是避免灾后重建规划的“深度漏洞”。由美国危机专家安德鲁·佐利等撰写的新著《恢复力》强调,人类越发地生活在一个灾难和意外不可避免的时代,重要的是人们如何在挫败中真正反弹,体现恢复力。2008年10月笔者从“四川汶川‘5·12’综合减灾重建策略研究”出发,出版《灾后重建论》,从七个方面思考灾后重建问题,包括:汶川巨灾科学论、灾后重建理念论、他山之石借鉴论、灾后重建综合减灾论、灾后重建管理论、灾后重建技术论、灾后重建文化论。现在看来,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目标绝非因震级低就弱于汶川重建规划,因为汶川灾后重建的经验提醒我们:灾区重建规划要真正可靠才是先行的依据,要把灾区“追求速度”的重建心态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予以校正。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灾后重建学”,尤其要强化“综合减灾学”的指导,同时通过灾后重建,使一批建筑师和规划师深刻理解生命安全设计的本质。面对新型城镇化的蓝图,还必须从西南山地城镇的地质灾情评估与预评估入手,按自然规律办事,尤其要把握住山地城镇灾后重建的安全“底线”。具体而言,就是不能忽视山地人居环境的地域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相对脆弱、文化脆弱等),必须落实建设工程避让活断层的安全设计准则。此外,还要加强灾后重建人才、安全城镇化急需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全国建筑与规划类高校中还没有专门课程及培养规划,更缺少懂灾害风险评估的专门复合型建筑师、规划师。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相关专业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

  • 责任编辑:林晨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