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制度改革呼唤顶层设计:改革须亮剑精神
www.fjnet.cn 2013-06-01 11:1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来说两句
改革须亮剑精神 今天,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正面对一场空前深刻的新科技革命,量子时代、移动互联时代、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时代、全民创造时代,等等。人们尽力用恰当的词汇来描述这个似乎初见端倪却又朦胧渺远的新时代。怎么描述其实不那么重要,关键的是要千方百计抓住它、利用它来放飞我们的“中国梦”,而错失这场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的代价。因此,深刻检讨我们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问题,并探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此背景下,我们把目光瞄准了“院士”和院士制度。正如必须肯定发轫于欧洲文艺复兴的院士制度被引进之后,为国家科技振兴和奋起直追做出历史性贡献一样,我们也必须勇敢承认当前院士制度阻碍科技进步的各种弊端,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制度变革考验的不仅是高超的制度设计智慧,更是一往无前的“亮剑精神”。如果说我们的改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民族史诗剧,那么我们期待院士制度改革成为剧中最经典的桥段之一。 院士制度改革呼唤顶层设计 在通往院士的阶梯上,各种不规范操作广受诟病。 院士话题隔三差五地就会进入媒体和公众的视野,什么院士抄袭、烟草院士罢免、准院士贪污、院士走穴等轮番上演。其中,每两年媒体就会炒作出一出固定戏码:院士增选媒体秀。从年初发出增选通知,年中公布初选名单,再到年末确定最终人选,一波三折的三幕剧在媒体的主导下,各种内幕被曝光,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近日,随着院士初选名单的公布,人们注意到,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再次赫然在列,这已是他第二次向院士头衔发起冲击,所不同的是,今年他已头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光环。不论冲击的结果如何,这都将成为增选媒体秀的重要看点。 现行制度运行成本不能承受 施一公能否当选,这个谜底要到年底才能揭晓。但“施一公如若当选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顾海滨教授现在就能给出答案。在这位从事院士制度研究十多年的专家看来,无论是施一公还是其他人当选都宣布该人获得了“最高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他的物质生活条件将因此得到提高。首先,各级津贴将增加,医疗条件甚至可提高至“副部级”待遇。如果他愿意,可轻松获得十个各类头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求才若渴的单位和地方送上门来的车子、房子和上百万元的票子。但“这对中国科技创新是福还是祸呢?”这是顾海滨提出的问题。 对顾海滨上述答案和描述,也有人提出异议,比如原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主任樊洪业就认为,我们的科技专家摆脱“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日子没几天,现在当选院士后,待遇提高了,这是应该的,我们要乐见其成。 顾海滨当然也不反对提高科学家的待遇,因为这体现了他们应得到的社会价值,但是问题在于,当前的院士制度运行成本太高,一方面由于院士头衔是稀缺资源。为得到该资源,一些人使用拉票、贿选等手段,使增选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以学术、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为最主要标准的初衷,造成了事实上的“逆向淘汰”,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科技创新,这也是施一公上次落选院士引发社会热议的根本原因。更为重要的是,院士享有参与科研投入决策、科研项目分配以及科技成果评定等大权;但是受各种利益和复杂关系的影响,他们的权力会被滥用,导致科研资金使用的低效,不仅败坏学术风气,而且危害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这是我们不能承受的代价。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24]工程院士增选惊现助选拉票
- [ 05-24]工程院士增选被曝有人拉选票 院方:望洁身自好
- [ 05-23]中国工程院士增选候选名单公布 多位企业高管入围
- [ 05-21]美国院士施一公落选中科院士续:再次进入候选
- [ 05-20]虚假广告让院士“躺枪” 盗用照片宣传招揽患者
- [ 05-17]钟南山称广东人感染H7N9风险加大 或出现散发病例
- [ 05-04]中科院谈施一公当选美院士:两科学院无必然关联
- [ 05-03]中科院称对施一公等当选美科学院院士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