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非法入境冻品如何“华丽变身”

www.fjnet.cn 2013-07-07 07:17  翁晔 王秋凤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网事·新华网·关注“史上最老鸡爪子”之二)

从边境到餐桌——非法入境冻品如何“华丽变身”

新华网南宁7月6日新媒体电(记者 翁晔 王秋凤)原以为是漂洋过海而来的珍贵食材,经厨师的“精心烹饪”后,华丽变身为“美味佳肴”,殊不知竟是发霉变质的冻品。

日前,“中国网事”记者调查后发现,非法冻品通过“三大模式”轻而易举地摘掉了“非法”的帽子,通过现代物流体系流入国内市场。

境外冻品“暗度陈仓”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广西东兴、凭祥等重点边贸区域,冻品非法入境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而“化整为零”是不法分子的惯用伎俩,甚至形成了“农用车、大货车,齐上阵;鲜芭蕉、新木材,均夹货”的局面。

据广西边防、公安等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大宗货物一般采取专车押运,非法冻品“隐身于”芭蕉、木材等货物中,并配合中途换牌、转车等伎俩。而边境线、界河边上的小型农用车也没闲着,大货车或船上的货物通常被“拆分”至农用车后,再运至隐蔽的交货地点甚至另一城市“化零为整”。

“打私‘风声’紧的时候,有人甚至用面包车或小轿车转运物品。”一位知情人士介绍。

而高额回报是驱使不法分子一次次涉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大队长李剑敏介绍,在近年来治安支队查获的冻鸡爪、冻牛肉中,以鸡爪为例,一吨冷冻鸡爪的进货价仅为4000—5000元,经过解冻、加工、包装后,一吨售价高达2万元,“利润不菲”。

近年来查获的非法冻品入境案件显示,犯罪嫌疑人往往为境内外勾结形成犯罪团伙,由境外人员以国际采购商的名义从美国、英国、巴西等国家组织货源并走私至境内,再由境内人员负责转运、分销。

物联网漏洞助推“人货分离”

“货物”顺利入境后,不法分子便利用现代物联网的漏洞,进行“人货分离”。一般是将货物交由地下押运公司运送至指定地点后,货主再支付运费。

“一些货车司机唯利是图,对自己运输的物品不看不问,非法入境的冻品一旦被查获,很难从司机口中追寻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广西边防大队官兵介绍。

然而,“不查货”的除了“明知故犯”的货车司机,还有“不规范”的物流公司。由于当前物流行业管理并不规范,收件员一般难以对每件货物进行检查,或者在熟悉发货人的情况下也不会逐一验货,这给走私运输销售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另一些非法入境冻品则被用泡沫箱等包装好,到客运站找班车或货车进行运输,到站后再派专人取货。

“从目前查获非法入境冻品的情况来看,一些不法分子将走私车辆夹杂在物流车辆里,如果没有线人举报,很难将这些车辆全部查获。”广西崇左市公安边防支队一位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三无产品”借互联网变身“白富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购物平台也成为非法入境冻品的“集散地”。

记者在淘宝等网络购物平台上搜索后发现,仅“冷冻鸡爪”一项就有几十个品种,价格也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张张“货物实拍”更是让人垂涎欲滴。除此之外,牛肉、秋刀鱼、各种海鲜刺身等生鲜食材一应俱全。

但是,在货物详情一览,虽然卖家都声明“进口食品加贴中文标签,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但是仅有少数卖家提供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等关键信息,大多数只提供联系电话甚至不提供厂家信息。

据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介绍,未经检验检疫的冷冻肉品从境外运至国内,一般需要两至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如冷冻肉品出现解冻,不法分子会将货物送到下家后再重新冰冻,如此反复经历“运输—解冻—冰冻—转运”过程后,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少冷冻肉品已经严重变质、发霉发臭。此时,过氧化氢和工业烧碱就成为冷冻肉品解冻、除味、保鲜的“利器”。

然而,正是经过过氧化氢和工业烧碱洗礼的非法入境冻品,一经网站“实拍图片”的粉饰,立刻从“三无产品”跻身“白富美”之列。

公安部门表示,对于这样的网店,他们也感觉很棘手。“即使抓到店主,也很难找到仓库或者上家。同时,因为网店一次交易的成交额不大,只能采取行政处罚,不构成刑事犯罪。”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