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深圳招考被指存萝卜招聘 最后一名面试高分逆袭

www.fjnet.cn 2013-07-12 06:41  武欣中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一篇题为《深圳龙华新区公职人员考试疑上演“萝卜招聘”》的网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帖以龙华新区在今年5月举行的公开招聘公职人员过程中,个别岗位笔试最后一名凭借面试高分神奇逆袭为由,指责此次招考存在“萝卜招聘”嫌疑,要求招考方公布“面试标准、面试录像、评分记录、面试考官及被质疑考生资料等”相关信息,以“铁的事实平复各类质疑,还考生一个公道,还社会一个正义”。

5月7日,深圳龙华新区发布公告称,拟招聘区直事业单位职员26名,5月26日统一组织笔试,6月14日进行资格初审,6月22日进行面试。目前,该招考工作已进入了体检、考察和公示环节。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该网帖的质疑主要针对的是龙华新区经济服务局企业服务中心“上市辅导”这一岗位。据该区组织人事局网站上发布的《深圳市龙华新区事业单位2013年5月公开招聘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总成绩及体检人选一览表》显示,这一岗位排名第一并进入体检程序的考生,笔试成绩为51.40分,面试成绩为91.03分。

针对网帖所质疑的“报考条件离奇、资格初审离奇、面试指定考室、面试分差巨大、面试考官拉郎配、评分无标准、面试无录像”等内容,7月4日,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龙华新区事业单位2013年5月公开招聘职员工作有关情况的说明》,逐一进行回应。

该网帖中,网名为 “waterlwater” 的作者首先对该岗位设置的专业要求提出质疑,他认为,该岗位需要较强的金融专业知识,但考生专业要求之一却是汉语言文学,这显然与岗位专业要求不符。对此,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回应,此次岗位招聘的条件设置是根据《事业单位市内公开招聘工作指引》,按岗位属性、学历、专业、户籍、工作经历和资格证书等条件规范设置的。“上市辅导”岗位要求有证券从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文字能力,因此专业要求设置为投资学、金融学、汉语言文学。该岗位还要求考生具有深圳户籍、5年及以上工作经历并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

该网帖对考生的初审资格审查提出质疑,称面试期间,两名考生忘带证券从业资格证原件,但持有能确证其拥有该资格证的成绩单和有效证明,却被招考单位当场认定资格不合格予以淘汰,使得本无面试资格的第四名考生成功进入面试环节。对此,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回应说,招考公告中明确规定岗位要求取得相关证书的,必须在2013年4月30日之前获得岗位规定的证书,只是通过考试但未取得证书的,视为不符合要求。“报考者所提供的初审材料必须齐全且保证真实,资格审查工作人员将以考生现场提供的材料进行判定是否合格,如材料不齐或弄虚作假,判定为资格初审不合格,不予进入面试”。

该网友还对6月22日举行的面试程序进行了质疑,称组织者没有按正规流程进行考室抽签,而是事先已将各考生进行了考室指定,并张贴在墙上,让考生去固定考室面试,这一明显违规程序为考官给与其有特殊关系的考生打高分创造了条件。

对此,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在回应中称,职员招聘面试的组织和程序均按《深圳市事业单位常设岗位工作人员招聘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面试采取“三抽签”的形式。第一次抽签在面试前,由新区纪检监察局监督,从新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各办事处推荐的具有面试考官经验和资格的33名考官中随机抽出20名考官。第二次抽签和第三次抽签是在面试当天,考官和考生在全封闭的情况下同时进行。所有考官通过随机抽签确定其要负责的考室,所有考生通过随机抽签确定其面试顺序。面试前,所有考官和工作人员均按要求签署回避及保密承诺书。面试试题由深圳市考试院命制,主要是测评考生的态度认知、综合分析、组织协调和沟通应变、语言表达、临场应变和举止仪表等方面的能力素质。整个面试过程均按规定全程录像,并留存备有关监督部门核查。

然而,龙华新区的这份公开回应并没有平息网友的质疑,网友继续发帖称,这份回应回避了“面试评分”的核心问题,近期他们将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也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网友“weistone111”认为,化解质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将面试的评分标准、打分记录和考试录像向质疑考生和有关部门公布,打分公不公平便一目了然,孰优孰劣便一目了然。

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则表示,此次考试结果将进入公示环节,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拟聘人员如有异议,都可通过来访、来电、来信等方式反映,该局将对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认真进行调查核实,调查属实并影响聘用的,将取消拟聘人员资格。

中国青年报 深圳7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武欣中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