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文化 > 正文

高校毛笔书写录取通知引热议 注入温情增强认同感

www.fjnet.cn 2013-07-17 11:44  张家强 来源:北京晨报 我来说两句

显然,对毛笔书写通知书的关注本身已然超出大学通知书本身,而是站在新的时间与空间,品味稀缺与失落的传统对现实的意义。在时代进步裹挟的大潮中,传统丢失或遗弃的不止是样式,更是生活的方式。生活节奏的变快,更多更先进的工具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我们无暇变得舒缓与从容,另一方面无须把更多的手段变成自己的能力,诸如手机依赖、网络依赖、工具依赖等。

生活因缺少个体温度的浸润,传递出来的信息不再艺术,反而变得匠气、俗气,甚至机械,少了跳跃可感的温情。反思传统自然不是照搬传统,而是遴选传统的基因,改造我们的生活方式,注入更多艺术与温情的因素,增强群体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亲近感。

房清江

担忧

手写退化影响创造力

在网络时间,“电脑代笔”习以为常。陕西师大的老教授“反其道而行之”,以毛笔替代电脑,手写录取通知书。之所以引起网友热议,是因为人们对渐行渐远手写时代的怀念。

日前,在“中国人文教育论坛”上,与会海内外教授对大学生缺乏读写技能、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基础文史知识、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正重返校园而揪心不已。而“非文字化”对现代年轻人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影响是直截了当的——联络用电话、通讯用传真、花钱用刷卡、学习用电脑……人们在尽情地享受现代文明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无法回避地将要面对着“非文字化”所导致的现代人许多能力的日益退化,其中,手写能力的退化就是一个客观的现实。

看到老教授一笔一画地给学生填写录取通知书,不免让人不得不回首文字时代的知识分子执著于思维世界,而浸泡于图像文明的年轻一代人则沉迷于感官的刺激,那种文字时代人们所获得的信息过程,心灵磨砺,比如,人们通过严密的思考和灵魂的搏斗获得的人格锤炼;比如,通过大脑计算获得严谨和准确的训练,现在,这一切过程都被省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性循环由此产生。现实世界的图像文明越是五彩纷呈,消费大众越寄望于浅显易懂的文化工业产品,消磨掉的正是人类千万年来培养起来的承受挫折、砥砺斗志、完善人格的精神。

今天,老教授们手写录取通知书,是要身体力行地给年轻人一个启迪,重新呼唤“文字时代”深层次创造精神的回归。

井水明

延伸

“华夏文明已死”当警示

自嘲“拍过很多烂片”的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用繁体字在微博写道: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内地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汉字的简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汉语的普及和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汉字简化也确实造成了汉字传承上的不连续,汉字的音形义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本来的光彩。这一点从最近播出的一档《汉字英雄》的节目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要追寻汉字的秘密,很显然,繁体字要比简体字更形象,更直观。但是客观而言,繁体字有繁体字的魅力,简体字同样有简体字的长处。所以不能因为读不懂所谓的正体字,就认为华夏文明在内地已死。

黄秋生先生的“华夏文明在内地已死”的结论有些偏颇,但谁也不能否认当前华夏文明的确面临不小的危机。一种危机是来自于华夏文明自身的传承危机。黄秋生所说的文字危机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我们现在除了读不懂繁体字,抛弃的还有我们的传统礼仪、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道德秩序。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上的华夏文明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呈现出更加包容的内涵和吸引力。另外一种危机是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当华夏文明遭遇西方文明,当东方的传统文化遭遇西方的自由文化,当家国理念碰到个体至上,华夏文明明显处于一个不对等的劣势。我们现在说“华夏文明已死”为时尚早,但“华夏文明”面临危机却是不争的事实。

任何一种文明如果不能解决好传承的问题,这种文明注定难逃灭亡的厄运。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都曾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但都因为传承的终断而不复存在。华夏文明传承至今,恰恰是因为其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地扩充文明的内涵,所以才能传承千年。

跳出汉字简繁之争,我们再来看“华夏文明已死”的论调,华夏文明的确不应该只是一个炫耀的资本,而应该在不断继承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入新内容。

徐刚

■三言两语

●笔端有真意,希望收藏一份这样的录取通知书。——梁靖如

● 请珍藏吧!充当“写手”的是一群年逾花甲的退休老教授,年龄最大的80岁。平均每人要书写500多份通知书,每个学生的名字、专业,都一再核对后再写,绝不会有涂改或者多余的墨迹!佩服!

——黄娟

●你还记得自己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样子吗?上面板板正正的印着你的大名有没有很激动?但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是用毛笔手写的。难得在这个浮夸的时代,还有人墨守一份传统,一种认真。

——呼焕

●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心酸,你们才是真正的汉字英雄! ——何雨

●大学就是既有裸奔,又有毛笔书写的通知书;既有逃课有理的青春懵懂,又有过道都坐满了学生的大师课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应有新时代的内涵加入进去。学术自由、包容并蓄,这才叫大学。其他的,一概是学院或学校。不可亵渎了“大学”二字。

——许可

●如果再给我一个报考大学的机会,我一定要报考陕师大。

——井清

●收到录取通知书,是高兴的事;收到毛笔书写的录取通知书,是高兴坏了的事。传承文化,就要这样做起。做起!——徐步文

●克服浮躁、践行大学传承文化的使命,当自兹始。——白贵

●向老先生们致敬,辛苦了!

——张家强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