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民生改善离不开个人奋斗
www.fjnet.cn 2013-07-22 06:33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民生改善离不开个人奋斗(人民观点) ——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热点之三 本报评论部 民生改善,政府自当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而对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懈奋斗才是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随着经济增速趋稳、财政增收减缓,政府部门过紧日子的声音一天高过一天。 政府过紧日子,为的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综观今年上半年的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速,分别比财政收入增速高出7.9和14.8个百分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节能环保支出增速也高出6.6个百分点,民生投入的力度不减。 回首过去5年,中央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16.89万亿元,年均增长21.1%,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3以上。仅以社会保障为例,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保体系,保障范围辐射到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各个阶段,基本实现了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尽管与发达国家的保障水平仍然存在差距,但是民生改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社会保障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某种“自我生成”的特性:对政府而言,社会福利往往是只增不减的公共品;对公众来说,不断增长的福利水平常常会激发更高的福利预期、更多的依赖心理。大病保障扩容到20种疾病,为多数人减轻了不少医疗负担,有人却希望一下子覆盖所有大病种类;一年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470万套,让众多买不起房的城市居民住有所居,有人却盼着一夜之间解决所有人的住房;异地高考在多地破冰,为打工者子弟畅通了高考渠道,有人却幻想着所有城市一瞬间全部放开……在我们身边,这种“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并不罕见。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民生福利水平。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不促进民生改善诚不可取,但是政府提供超越发展阶段的“高福利”也不现实。在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趋紧的背景下,政府再怎么过紧日子,也难以满足所有旺盛增长的需求,“守住底线,突出重点”才是改善民生的务实之举;稳步推进、点滴改良,不强求全面开花、面面俱到,应该成为社会共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1]报告称全国户均住房100平 超10%家庭至少两套房
- [ 07-16]人社部长:中国就业问题艰巨性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
- [ 06-24]湖北夷陵率先试点自然灾害民生保险
- [ 06-20]人民观点:为民情怀筑牢政治根基
- [ 05-31]南昌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民生资金行为
- [ 05-14]习近平: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把蛋糕做大
- [ 05-02]韩媒称金正恩公开活动从视察部队转向民生设施
- [ 04-18]国家级贫困县毁田5000亩造湖被指1次用9年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