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求解黄河上游重金属污染治理难题

www.fjnet.cn 2013-08-18 15:28  陈俊 谭飞 白丽萍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黄河上游甘肃省白银市的一条沟道里,十多名工作人员和几台挖掘机械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技术试验。他们将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并用,试图将躲藏在污泥中的各种重金属离子“抓住”和稳住,不再继续产生污染。

这条名为东大沟的河道是重工业城市白银市的主要排污沟之一。它原本是条排洪道,但在主要生产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白银公司1960年建成投产后,这条总长38公里的河道里排出的就不再是洪水,而是含有各种重金属的污水。

根据环保部门的检测,污水、污泥和被污染的土壤中含有砷、镉、汞和铜、铅、锌等多种有色金属。历经数十年的污水排放后,沟里淤积的含有各种重金属的淤泥的厚度大约在50厘米到120厘米之间。

今年初启动的这项工程治理的河道长度是1.65公里,宽度约为20米至110米,投资额是1035万元。参与试验的爱土工程公司项目技术工程师杨学东说,技术和工程人员将污染物破碎均匀后,根据不同的重金属污染浓度,加入相应剂量的化学药剂,对底泥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固化修复,然后栽上树进行植物修复,完成整个治理流程。

在2005年大规模治理行动开始之前,东大沟每年大约有1900多万吨含重金属的废水排入黄河,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3—25倍。白银市政府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有6688亩耕地被重金属污染,其中一千多亩已弃耕。

“治理污染是城市在还发展的历史欠账,而且到了不得不还的程度。”中共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说,环保治理行动包括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企业的生产系统、排污系统,处理多年堆积的废渣,以及对被污染河道的底泥、农田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

白银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张琼说,从2005年到2012年底,国家、甘肃省和白银市已累计投资26亿元,完成了93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

在大规模治理行动开始的当年,白银市政府拿出了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6000万元支持白银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技术改造,这项总投资2.48亿元的污染治理项目两年后建成,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4万多吨,减排废水280万吨,减排重金属物污染物405吨。

“政府对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治理投入的真金白银和产生的实际效果,减少了老百姓的怨气。”白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智俊说。

张琼指着东大沟附近的一片林地说:“这5亩多松树现在都用东大沟里的水浇灌。通过这几年的治理,沿线企业工业废水已实现达标排放,水质有了显著改善,东大沟入黄河口处重金属污染物基本满足标准要求。”

东大沟只是中国治理重金属污染新探索的一个缩影。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包括甘肃在内的14个省区被纳入重金属重点治理省区,白银市则被列为全国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之一。

近年来,中国多地已发生30多起包括“镉大米”在内的重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在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后,中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车宗贤说。

但是和所有的污染防治行动一样,现在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区域和效果都受到资金投入的制约。由北京大学编制的《黄河上游白银段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整治及生态修复规划》显示,其概算总投资高达52.6亿元。

尽管治理过程十分艰难,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还是表示,“十二五”期间,白银市将重点实施重金属废水、工业废渣、土壤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逐步化解当地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同时,持续推动企业升级改造其陈旧的生产系统和排污系统,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记者陈俊 谭飞 白丽萍)

  • 责任编辑:陈曦  陈瑜辉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