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专家: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www.fjnet.cn 2013-08-29 06:58  林兆木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当前,我们能否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有效应对挑战,将发展的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内涵

研究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内涵,应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战略和重大举措紧密联系和统一起来。据此,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应是“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是说速度不重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是对速度的要求,而且提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这个速度。这就是说,实现“两个翻一番”的基础是经济转型升级。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是符合经济潜在增长率、能够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满足比较充分就业要求的速度,另一方面是不会导致明显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速度。实现这样速度的基本途径,就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既是资本、劳动投入增加的结果,更是技术进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资源更有效配置的结果。过去10多年我国发展速度很快,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慢,这是当前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本质内涵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升级,转型和升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包括需求结构升级,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内需为主、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全面优化升级。

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是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标志。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本质要求是以最小的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马克思讲过,节约是新社会的第一规律。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不讲节约、不讲价值规律的现象还十分普遍。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度,不考虑高速度所付出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有多大,就不可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因此,推动发展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最核心的内容。

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居主导,过分依赖投资和重化工业拉动增长,因而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的问题相当严重,不仅不可持续,而且违背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是对我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

发展成果合理分配。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也是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既是发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当前看,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财富分配不公问题,既是调动大多数人积极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举措。

发展动力机制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两大任务,并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同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根据国际环境重大变化和我国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作出的决策部署。能不能顺利实现改革驱动和创新驱动,能不能充分发挥这两大动力机制的作用,将决定经济转型升级能否取得成功。

  • 责任编辑:林洪熙  李艳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