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发展的良性轨道上行走

2013-09-06 11:47:32 王悦威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陈瑜辉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王悦威)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统筹施策,通过一系列改革新政,力保经济“稳中有进”。

作为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之一,8月份PMI为51.0%,环比上涨0.7%,已连续第二个月反弹并创下年内新高。7月外贸、投资、消费等多项数据企稳向好,多家外资机构也相继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与此同时,海外资金继续呈现流入迹象,海外市场各类“中国资产”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逐渐走高。多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的良性调整已初显成效,正在转型发展的轨道上疾步行走。

从近期高层对于经济形势的频频表态上,可以看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促使市场对中国经济表现的预期不断增强。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土库曼斯坦等五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因此,这样的增长速度,是良性调整的结果。我们有条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空间和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

9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表示,有条件、有能力完成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而且有决心为明年、为未来、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的自信,来源于对经济换档升级的坚定信心,也来源于对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这些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趋利避害的政策措施已逐步开始显现积极成效。

新一届政府履职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负小微企业、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推力,也不断释放了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着经济转型。

新一届政府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统筹施策,不仅在“简政放权”方面“疾步快跑”,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上统筹布局,也通过大力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种坚持不断探索和改善经济增长模式,抛弃只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的“老路子”,处理好了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的关系,演绎了完美的经济“平衡舞步”。

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从新一届政府的决心和政策措施来看,中国经济正换装“升级版”引擎,增长后劲可期。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稳中求进”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不仅从经济运行状况和增长态势看我国经济增长已显现减速趋稳的特征,政府的经济政策取向也从主要追求高速增长或“保增长”转向“稳增长、调结构”。这深刻地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增长的态势、经济体制机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念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近期出台的很多措施是长短结合的,短期看有利于稳增长,长期看有助于调结构。政策释放的信号很清晰,引导市场改善了预期,使得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政策效果会更加明显。

当然,在稳住经济增速的大前提下,未来关键发力点还在于调结构、促改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经济的换挡升级需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用改革的措施激发活力,用转型的办法增强动力。其核心是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更多地靠市场力量去优化资源配置,激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确实,长远来看,中国经济仍有多块潜力可以挖掘,宏观调控的施策空间也仍较为宽松。面对依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需更加坚定改革的步幅,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系,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为世界经济复苏、地区稳定发展持续注入中国“正能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