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湖北母女上山齐遭黄蜂群袭击 母亲死亡女儿重伤

www.fjnet.cn 2013-10-08 07:08  刘宇 徐金波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武汉10月7日电 (刘宇 徐金波) 湖北黄冈市团风县母女上山打板栗,竟遭遇黄蜂群的袭击,结果导致一死一重伤。

据仍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留观病房的幸存者24岁的陈静7日介绍,她家住黄冈市团风县农村,趁“十一”长假,她专程从深圳赶回团风与家人团聚。因自家山上的板栗已熟,10月5日上午10点半,陈静决定陪46岁的妈妈一起上山打板栗。她俩先把散落在地面上的板栗捡干净,接着用锄头敲打树干,没想到从板栗树上竟飞下来一大群黄蜂,瞬间,蜂群爬满了她和母亲的身体。

听到悲惨的救命声,有邻居背着杀虫剂跑上山,却因蜂群太多根本无法靠近。她和母亲拼命奔跑才将蜂群甩掉,这时母亲的脸上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黑洞,陈静的脖子和手脚也又肿又痛。

家人和邻居很快将陈静母女俩送到团风县中心医院。下午1点左右,母女俩在团风县中心医院注射了破伤风疫苗后,当时母亲意识还是清醒的,但忽冷忽热,弟弟发现母亲的心跳越来越微弱,虽经抢救,但两个小时后,母亲还是被宣布不治。

在医生的建议下陈静随后又被转往黄冈市中心医院,因病情严重,当天晚上20时,也就是被蜂群蛰伤近10个小时后陈静被送到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检查发现,她的右侧面部浮肿,头部、右前臂、右颈、前额及左小腿可见数个大小不一、散在环形工斑,直径约5-8毫米,中央呈白色,伴压痛,局部皮肤温度稍高。医生当即告病重。经激素抗炎、保护脏器功能、抗破伤风等治疗后以“蜂蛰伤”收入急诊综合病房。经对症治疗,陈静现已脱离生命危险。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程青介绍,急诊科每年都要收治近30例被毒蜂蛰伤的患者,其中约三成患者来院时病情严重。蜂子(蜜蜂和黄蜂等毒蜂)蛰人主要是因为蜂巢及其区域受到干扰,或单蜂受到攻击,引来蜂群的报复。

蜂的腹部末端长有一根毒针,毒针后面连接着毒囊,针尖部位有几个倒钩。当蜂的毒针蜇入人体的皮肤后,针尖的倒钩便钩住了皮肤,因此,蜂飞走后,毒针却深深扎在皮肤里,引起身体中毒反应。被少数蜂蜇后,一般无全身症状,数小时后症状可消退;一般黄蜂毒性很强,人被蜇伤之后,主要是局部剧痛、灼热、红肿或形成水泡;被毒性较大的黄蜂、大黄蜂或蜂群蜇伤,有时会引起轻度的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甚至可致死亡。

但若被多数蜂或毒性较强的蜂蜇伤,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组织坏死,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气喘、恶心、无力、喉痒水肿、痉挛、发热甚至休克等全身症状。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甚至可致死亡。

被蜂蜇伤,是人们在野外作业、游玩特别是露营时容易遇到的事。许多人被蜂蜇后,以为抹点花露水就万事大吉了。结果由于处理不当,小伤变成大病,既损害健康,又影响作业。程青副主任提醒,在进行野外作业或游玩时,谨防蜂虫蜇伤要牢记,切莫麻痹大意。

野外作业或游玩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应着浅色衣服,最好穿长衣长裤,必要时还要戴上防毒面罩。身体不可有香(异)昧,不要使用芳香浓郁的护肤品。可带上一些防毒蜂蛰伤的药水。

发现有蜂在附近盘旋,就要法意它的动向,此时要停下不动,如有后续蜂飞来表示你已接近蜂巢地区,应即向相反方向轻轻移动,千万不可打扰它。遇有蜂窝千万别捅,更不能用火烧,有蜂虫出现的地方要尽量绕道而行。若遇群蜂追袭,可站立不动,用外衣盖住头颈来保护自己。

若不幸遭受峰群攻击,首先要保护头部,用服装将头部遮蔽,尽快远远逃离峰群势力范围。被毒蜂蛰伤,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被毒蜂螫伤部位,先要剔除锋针 须小心不要把蜂针尾端毒囊弄破免得毒液被挤入体内加重伤害,被蜜蜂蜇伤后,可局部用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或10%的氨水外搽,或用肥皂水洗,可减轻疼痛。被黄蜂蜇伤,可涂搽淡醋酸,也可用醋或硼酸冲洗。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喉痒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在送往医院抢救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完)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