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跨界污染仍存争议 外媒称中国正努力解决问题

www.fjnet.cn 2013-11-04 06:46   来源:环球时报 我来说两句

“中国雾霾已经越来越成为韩国的问题,中国应该尽快想办法治理”、“ 中国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邻国的感受啊?这种污染物对老人和孩子真的不好”,韩国网民对中国雾霾的抱怨不少,但中国出现严重雾霾与韩日PM2.5数值升高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吗?这目前仍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3日题为“中国多地雾霾严重,入侵朝鲜半岛”的文章称,有中国气象专家称,由于雾霾和沙尘受全球范围内的天气系统影响,不能简单地将日本和韩国遭遇的雾霾或沙尘说成是“来自中国”。

有中国气象专家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雾霾向周边扩散,主要涉及的是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没有经过科学调查,不能凭直觉得出结论。还有中国专家认为,PM2.5等颗粒物,在大气环流过程中有扩散、降解和稀释的作用,最终将溶解到云端通过降雨落下,虽然颗粒物、浮沉可以通过强度大的沙尘暴等某一种天气过程“漂洋过海”,但不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很直接的影响。

韩国和日本官方对于中国雾霾的影响持谨慎态度。韩国KBS电视台3日报道称,该台向韩国环境部索要10月29日测定的27种大气污染物的详细数据,遭到婉拒。环境部气候大气政策课长郑福英表示,数据分析和处理仍需要一定时间。该报道抱怨称,中国雾霾对韩国的侵害越来越严重,韩国政府不仅没有预警机制,反而“私藏”各种检测报告。

澳大利亚“每日推想”网站的文章称,中国空气污染,尤其是其中细微颗粒物对境外的影响是很难排除的,道理很简单,中国处于季风带,而冬季季风是自西向东吹的,这就势必将中国产生的大气污染、尤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从中国境内吹向太平洋方向。

在国际上,有着更明确证据,更严重后果的跨国大气污染案要解决起来也是个难题。《朝鲜日报》称,韩中日三国今年5月在环境部长会议上决定建立对话机制,但国家之间达成协议很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韩国环境部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美国和加拿大花费十多年时间才证明来自美国的污染物导致加拿大下酸雨。韩国现在只能先预防雾霾。”

英国伦敦大学的环保专家安德森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他并不认为中国的雾霾天气真的会直接严重波及韩日等国,但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雾霾天气的确会影响到他们对中国的信心。安德森认为,中国的雾霾天气,显然与该国的快速经济发展,以及庞大的消费群体有关,这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并非是必经之路,但眼下要想做出改变,却很不容易。

即使没有来自邻国的抱怨,中国也有足够的动力解决雾霾问题,治理空气污染更多是自己的事情。德国“天气”网3日以“中国:雾霾没有结束”为题报道说,虽然中国的一些城市在发生雾霾时采取非常规措施,但并没有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国70个城市空气经常性出现雾霾。特别今年中国平均雾霾天数比常年偏多,创下52年来最多纪录。

美国《纽约时报》称,中国政府正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最近发布了新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并承诺将加强监管。公众意识已经大大增强,这是朝着终结危机迈出的必要步骤。不过,其他国家的经验却令人沮丧。伦敦就是典型的例子,工业化带来的长期污染问题在1952年达到极致,酿成了史称“大烟雾”的灾难性事件。哈佛大学专家认为,伦敦当时的污染在严重程度上很可能超过北京现在的雾霾,尽管两者相隔60年,很难进行精确的量化比较。但在“大烟雾”事件发生10年后,又有约700人死于伦敦一场可怕的烟雾。就算到了今天,冒着浓烟的燃煤炉早已从伦敦市中心消失,但空气污染却再次浮现。这一次,问题的焦点是汽车排放的尾气。

法国“财经”网的文章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韩一边抱怨中国空气污染影响本国空气质量,一边继续将中国当作其汽车产业的重要目标市场,韩国近年来从中国汽车市场抢占不少份额,而日本汽车产业在中日关系趋冷的不利形势下,日前仍宣称其9月份在华销售数据较去年同期回升,它们应该明白,空气污染是没有国界限制的。【环球时报驻韩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特约记者王刚卢昊青木纪双城 陶短房】

  •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