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后将传国旗照片回地球 新华网记者:还有网友提问说,这次任务会把五星红旗插到月球表面吗?怎么向全世界宣示我们登上月球了呢? 吴伟仁:我们这次在月球车和着陆器上都有五星红旗,但不一定是插在月球上面了。探测器降落下去以后,月球车走下来,月球车和着陆器分别都有相机,会互相拍。最后是希望能够把五星红旗拍到后传回来。 新华网记者:是照片是吗? 吴伟仁:对。 探月工程下一步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 新华网记者:您作为探月工程的领军人物,能否谈谈我们国家在“嫦娥三号”任务完成以后,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计划和设想是什么。 吴伟仁:第一,我不是领军人物。这个工程是一个很多人参与,上万人参与的工程,几百个单位,所以大家都非常关心,国家也非常关心,特别是一些老的科学家,一些老的科技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天文研究的人员,大家都关心这个工程,大家积极参与了这个工程,大家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至于下一步,这次目标实现以后,按照原来“绕”、“落”、“回”三步走,下一步应该是从月球采样返回。月球采样返回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而且进展也比较顺利,会在2020年以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目前定的是要采样2公斤月壤,最后带回地球,应该有这种信心,也有这个决心,能把这项工程做得比较圆满。 新华网记者:您能介绍一下这支队伍的人员结构、平均年龄等情况吗? 吴伟仁:应该是老中青结合,像我就是老的。还有一些青年刚刚参与工作,所以70后、80后、90后,这是主要力量。像60后、50后比较少一些了。总体上讲这支队伍是比较年轻的。平均年龄现在没有统计,在“嫦娥二号”做过统计。比如卫星系统,大概平均年龄30多岁,那个时候还算很年轻了,现在还有源源不断的新人补充。试验队人员都比较年轻,这是中国航天的优势。所以中国航天能够发展的好,新鲜力量不断补充,年轻人挑大梁、压担子、出成果,应该说他们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出了很多成果,出成果就是出人才了。我们到很多国家去访问,其中有些国家搞航天的都是老同志在干,都是50岁、60岁、70岁的人在干,年轻人很少,所以他们特别羡慕我们国家。 新华网记者:是因为我们的传帮带做得很好? 吴伟仁:传帮带是一方面,关键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对航天的投入以及国家政策,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能够吸引一些人,留住一些人,事业留人。 这次征名主要是月球车征名,其实不光是月球车,实际上着陆器里面也是非常复杂的,而且着陆器不论是工程上、经费上,还有人员投入上,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这次没有为着陆器征名,而是为月球车征名,所以很多人把焦点都放到月球车上了。应该说这次着陆器、月球车不是哪一个单位能干出来的,是航天系统、科学院系统以及其他一些行业,比如说电子、兵器,他们都作出很大贡献,包括一些大学在基础研究、在前期的理论研究中都作出了很大贡献,最后是一个大协作的产物。所以既有竞争,更重要的还是有合作,合作的成分多于竞争。由于有竞争大家有劲头,使设计等各方面更完美、更精细、更准确,但是合作最后出成果,所以合作很重要,最后的成功是大家的合作,不是哪家能独立完成的。 新华网记者:月球车花了多长时间制造? 吴伟仁:整个“嫦娥三号”工程大概是5年多。 |
相关阅读:
- [ 12-01]嫦娥三号进入3小时发射程序
- [ 12-01]中科院副院长:力争让“嫦娥”“玉兔”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 [ 12-01]评论:“嫦娥”无意惹“尘埃”
- [ 12-01]嫦娥三号“整装待发”
- [ 12-01]特写:“嫦娥三号”发射前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 12-01]高级顾问揭秘:中国探月工程十年快速前行内幕
- [ 12-01]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创新记:"大力士"瘦身强体武艺高
- [ 12-01]“远望6号”随船5位女船员:我和嫦娥有个约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