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巨琳 日前,市民政局在媒体上公布了《北京市基金会2012年度工作报告摘要》,对209家基金会2012年度工作报告中的公益支出、财务会计、财务审计结论、监事意见等情况进行公示。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发现,18家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超过了10%,部分基金会甚至超标严重,不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比例不得超过10%的规定。 工资福利和办公支出严重超过国家规定 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同年开始施行。《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这一费用通常被称作基金会的管理费或者人员成本。据了解,这个条例一直在施行。日前公布的本市基金会2012年度工作报告显示,有18家基金会管理费超标。 这18家基金会的主要业务方向不尽相同,包括创业培训、儿童教育、文化艺术、环境保护、扶贫等方面,在基金会管理费上的比例也高低不同。其中,北京新徽商慈善基金会和北京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管理费占比最高,达100%,北京市精益职业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康万家慈善基金会管理费占比在90%以上,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管理费占比超过40%,7家基金会管理费占比为10%至20%之间。 超标原因多为公益性支出不多 这18家基金会中,有的基金会管理费绝对数额并不算多,但总支出中公益事业支出部分不够多,导致占比超标。比如北京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管理费为6364元,但由于没有公益事业支出,使得这方面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100%。有的基金会则是管理费相对较多,导致占比较高。比如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各种工资福利为230多万元,占比超过40%。 也有基金会由于刚成立不久等原因,总支出、公益支出、人员支出等项目部分或全部没有公布,比如北京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的这些项目都没有数字表示。 只有少数超标基金会监事出具超标意见 这些超标的基金会公布的工作报告中,都附有该基金会的监事意见,措辞各不相同。但对于管理费超标问题,大部分监事意见都未提及。不过也有个别监事意见对此进行了表述,如北京环境保护基金会公布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15.52%,该基金会的财务审计结论提到了这方面的超标——“我们认为,除了‘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本年支出的比例未达到规定标准’外,北京环境保护基金会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规定编制。” 官方回应 如确实存在问题民政部门将调查处理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会管理条例》要求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这一要求一直在执行,主要是为了确保基金会募集来的资金主要用于公益事业,而不是变成他们的个人消费和福利待遇。 如果这方面真的超标严重,那么可能会和基金会的公益性质有所背离,是不合适的。公示后,民政部门会对基金会公布的情况进行梳理,了解具体情况,如果真的发现有严重问题,会对他们进行处理,在年度检查和等级评估方面可能也会有相应措施。 记者调查 案例一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 全年募捐400多万元 16人工资福利花200多万 对于管理费超标的这些基金会,有的刚刚超过10%,有的则占到了全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八九十,甚至全部。记者对于这些基金会抽样进行了调查。 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于2005年登记注册。这家基金会公布的2012年度工作报告显示,本年度捐赠收入为456万多元,本年度总支出为510多万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支出为230多万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为48.42%,超出《基金会管理条例》管理费不超10%的规定较多。 记者探访发现,光华慈善基金会坐落在光华长安大厦的顶层,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有16名公司作人员,该基金会秘书长于秀红表示,他们明年还计划再招两名工作人员。于秀红解释管理费超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操作方式的转变导致公益支出减少。光华慈善基金会主要对中职院校学生和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创业培训,以前他们全额负担学员来京培训费用,现在改为和当地相关部门合作,部分公益性支出由他们分担了。于秀红认为,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属于操作型基金会,大部分员工是做慈善项目的,“原来工作人员工资福利这方面只包括行政人员工资,但是后来改变了算法,将做项目的人员的工资也算进来,就超标了。” 全年募捐400多万元,自身人员成本要花去200多万,对于是否将捐款都用来养自己人的质疑,于秀红表示,她和基金会的理事会及监事会都通报过这个情况,他们对于基金会的资金明细和基本情况是认可的。 然而对于明显的管理费超标,光华慈善基金会的监事意见却并没有提及,记者了解到,出具意见的监事名叫王立新,是光华长安大厦的总经理,也是光华慈善基金会的捐赠者。她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对于该基金会管理费超标是了解的,基金会秘书长于秀红把具体情况和说明坦率地和她讲过。“我是基金会的捐款人,当然最关心自己的钱被怎么使用了。”王立新认为,既然基金会并不存在挪用捐款、不做公益或者做假账等情况,在公益方面的支出和所作所为符合她的预期和要求,因此她虽然知道这方面超标了,但并没有太在乎,给出了认可该基金会符合相关规定的监事意见。 案例二 北京市农发扶贫基金会 公益支出60万 理事长报酬7.5万 由市民政局主管、中国社科院发起的北京市农发扶贫基金会,是筹集资金向社区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资助贫困学生、卫生环境建设、扶贫研究、培训等活动。根据民政部门公布的2012年度工作报告中显示,该基金会2012年公益事业的支出是60万,但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之和占本年支出的比例为56.68%。从市民政局网站上,记者了解到,农发扶贫基金会理事长叫李谊青,领取报酬金额为75801.20元。该基金会职工人数为6人,工资总额为318148.00元,人均工资53024.67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事向农发扶贫基金会求证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性工作人员反复以理事长身体不适、办公场所因装修正在搬家、事务繁忙等理由拒绝接受采访。 昨天上午11点左右,北青报记者来到中国社科院,社科院内部人员透露,东楼内部确实在装修,该基金会位于东楼13或15层。在社科院传达室,北青报记者多次致电农发扶贫基金会提出采访,但均被拒绝。在电话里上述工作人员称其不了解《2012年度工作报告》的具体情况,他表示,理事长李谊青已经70多岁,近期身体不适无法接受采访。对于工作报告中“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之和占本年支出的比例为56.68%”的核心问题,他回应:“基金会如果不合规定,政府早就让我们关门了。” 北京中宣育会计师事务所对北京市农发扶贫基金会出具了审计报告,北青报记者联系到参与此次审计工作的肖女士,她表示听说过《基金会管理条例》中提出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的规定,但具体情况需要询问该公司负责慈善项目的负责人,此后肖女士不再接听手机。北青报记者多次就农发扶贫基金会56.68%管理费的审计问题致电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以“没义务向媒体解释”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案例三 北京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 超标100% 称刚成立没有公益支出 对于超标的这些基金会,有的刚刚超过10%,有的则占到了全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八九十,甚至全部。北京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这方面占比为100%,从数据看属于严重超标。其工作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们2012年下半年才成立,当时还没有开始公益项目的运行,因此在2012自然年度,他们的开支全部用在购买办公用品、租办公场所等方面,花去了6364.32元。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李佳 董鑫 专家观点 10%管理费是否合理业内仍存在争议 北青报记者调查的多家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赞成基金会主要支出应该是公益支出,人员成本不能占比过高,但对10%这个硬性规定有些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基金会本来就应该由非常专业的人士负责,如果人员工资福利压得过低,很难招募到有专业能力的人士,一家基金会负责人表示,他们招募过的有专业背景和能力的人待了几个月就因为工资太低离职了。而社会公众认为做慈善的基金会似乎应该“清贫”一些,这其实是做慈善应该是凭良心还是凭专业的问题。 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会可以分为运作型基金会和资助型基金会,运作型基金会,深度参与慈善项目,而不是简单地将募捐来的款项送给受助人,这类基金会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支出占比超过10%是可能的,在国外,部分此类基金会这方面占比可能更高。他认为《基金会管理条例》没有区分基金会的具体类型,属于硬性统一规定,所以会出现一些运作型基金会管理费超标的情况。 但也有专家认为,发达国家基金会管理费收取比例确实不比我国低,但费用的详细使用情况等会让公众方便查阅和监督,目前的管理费标准是刚性的,即便将来作出调整,也需要有措施确保基金会的主要支出用于公益支出,而不能被挪作他用,关键是增加透明度,消除公众质疑。 北京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 11-15]北京继续简政放权 基金会在京设分支或不再审批
- [ 11-04]律师捐千万股权做公益 受赠基金会4年未兑现承诺
- [ 11-04]公募基金会陷转型困局:筹资难 执行效果难保障
- [ 10-31]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13报告:面对青少年怀孕挑战
- [ 10-15]伊布拉欣基金会:非洲领袖成就奖今年再次无人获奖
- [ 09-16]报告称近三成基金会透明度不合规 全职工作人员稀缺
- [ 08-31]武汉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成立 最高可获60万元抚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