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明年财政货币政策:寓改革于调控中
2013-12-14 07:25 陈康亮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3日在京闭幕,会议提出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间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往年不同的是,明年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将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连续第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13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会议关于明年财政货币政策的提法没有变,但实际上政策的实施途径和效果都与以往年度有重大区别。 刘元春进一步指出,中国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容易形成“后遗症”,特别是不具备逆周期调整的功能;比如投资性财政弊端明显、货币超发、人民币过度挂靠美元缺乏自主性等,故本次会议提出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来完善宏观调控本身,避免形成不必要的“后遗症”。 “积极的财政政策往往意味着趋于扩张性的政策,往往表现为赤字的增加,具体方式不外乎两种,即扩大财政支出和减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1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高培勇指出,就2013年的情况而言,减税对赤字的贡献度将大于扩支,特别是结构性减税的力度;而三中全会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预计明年将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已定调:进一步完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 高培勇表示,从当前营改增试点经验看,营改增已经具备继续推而广之的基础,相信试点工作明年会在行业间进一步扩大。预计营改增若在全行业推广,有望减税4000至5000亿元人民币。 谈及此次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对中新社记者指出,“稳健”是中性的判断,意味着既不放松也不收紧,并且具备相当大的政策灵活性。 丁志杰解释,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一年,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且会议提出“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改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为应对此类不确定性必须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而针对此次会议提出的相关具体措施,丁志杰分析,此次会议强调“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却并未谈及关于货币供应量(M2)的目标设定,主要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此类数量型工具的作用相较于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将日益弱化,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也将逐渐失效,故会议选择淡化处理,以配合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此外,丁志杰亦指出,未来国内金融机构可能面临实质性的改革,即进一步放开金融机构的对内对外开放程度,以改变目前国内利率偏高、效率偏低、资金空转等现象。故会议提出,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 |
相关阅读:
- [ 12-12]连城县人大开展乡镇财政工作情况调研
- [ 12-12]美达成预算协议扫除财政风险 为缩减QE做准备?
- [ 12-12]中央财政207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 [ 12-11]中央财政今年已投207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 [ 12-11]盘点领导人缺席曼德拉葬礼原因:身体抱恙财政紧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