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反腐观察:治本待啃“硬骨头” 官员财产公开需破题

2014-01-13 07:25  阚枫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分享到:

新官上任先“晒”财产 官员财产公开需破题

无论是遏制住房腐败、还是加强“裸官”监管,有专家认为,这两项工作其实都取决于官员财产的制度化公开程度。因为,面对一个不提供任何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官员,谁也无法一眼看出他是不是个“裸官”,更无法掌握他的住房情况。

2014年新年第一天,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范忠信在杭州南湖边爬行一公里。一年前,他在微博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赌输的代价则是“罚自己爬行一公里”。

有分析称,表面看来,这是一次不经意的网络戏谑,但却折射出舆论呼吁多年的官员财产公开在政策层面的艰难探路。

2013年11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2014年开年伊始,中组部即表示,将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随机抽查和重点抽查。重点抽查中包括4类重点核查对象:拟提拔人员、后备干部人选(重点是厅级)、群众举报对象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官方上述系列举措被舆论解读为“官员财产公开或将迎来破题之年”。而对于破题路径,汪玉凯接受采访时分析,“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在重要岗位上,开始搞试点示范,下一步就是推开,慢慢扩大制度的实行范围。”

1987年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在中国国内首次被提出。此后26年间,这一制度一直被舆论视为“防腐利器”,不断撩拨着公众的神经。如今,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已经开启,这一制度能否就此迎来“破题”,这无疑是2014年中国反腐“治本”的一大看点。

根治“车轮腐败” 公车改革待出细则

新年伊始,江西新余、四川五粮液集团的大规模公车拍卖引来舆论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众期待多年的公车改革迎来了标志性结点。

2013年11月25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条例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并明确指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官方的这些表述,被专家称为“公车改革方案终于尘埃落定”。

从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中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走到第20个年头。其间,虽然地方性的公车改革探索不少,但一直以来,关于“官员坐骑”的改革虽备受关注却举步维艰,难见实效。社会上对于“车轮腐败”的诟病之声不断。

针对此次公车改革国家方案的出台,不少专家认为,相较于以往修修补补的办法,此番“条例”算是史上最明确和最有力度的纪律条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撰文分析,此前全国各地出台的公车改革方案,多以提高普通公务人员的福利待遇为结果。此次公车改革釜底抽薪,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

但是,乔新生同时指出,“在交通补贴政策尚未落实之前,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说到底,这是党政机关的自我改革,当改革触及既得利益的时候,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障碍。”

“交通补贴会不会成为隐形福利”“公车拍卖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等,虽然遏制公车腐败的探索值得肯定,但是网友对于当前各地试水的公车改革亦心存疑虑。

正如专家分析,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总路径规划后,操作层面的方案细则和监管措施,直接关系到改革探索的成败。持续存在20年的“公车沉疴”能否迎来一场釜底抽薪的改革,这不仅是民意期待,更关系到政府社会公信的塑建。(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