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司法公开,需要冲破哪些阻力?

2014-03-11 17:00  岳德亮、宗巍、高洁、李鲲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邱淑群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岳德亮、宗巍、高洁、李鲲)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向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报告工作时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增强司法公开的主动性、及时性。司法公开,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围绕当前司法公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出席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的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被动还是主动?

“我们委托独立第三方评估阳光司法指数,结果是全省103家法院中省高院排在第75位,可谓当头一棒呀。其中被扣分较多的一项,是省高院上半年的裁判文书上网曾经停摆好几个月。”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表示,司法公开最大的障碍是思想认识的问题,而不是人力、物力的问题。商丘的赵作海案件,平顶山的天价逃费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时间把案件真相公开,“形象不仅没有受到损害,而且提升了”。

但是,很多地方的司法公开还是被动行为。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在一些地方,对于司法活动,法院想让你知道多少就让你知道多少,不想让你知道的你就不知道。公开成为一种被动行为,而不是职业自觉的义务,何不顶层设计列个“不可公开”的负面清单?

“司法公开,肯定是我们今年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现在哪些能公开?正在着手清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说。

碍于情面还是留条路?

采访中,一位代表给记者说了个困惑:“比如接手一件受贿案件后,司法机关会把行贿者找来。如果这个行贿者还供出了其他受贿者,尤其是涉及领导干部,怎么办?”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认为,这或许可以说是“官场文化”的障碍。这种文化影响司法公开的实现。最高人民法院曾发布《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明确规定:建立健全过问案件登记、说情干扰警示、监督情况通报等制度,向社会和当事人公开违反规定程序过问案件的情况和人民法院接受监督的情况。

一些代表说,试问如果让承办法官记录,并上报领导,法官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恐怕法院的一些领导也有顾忌。破除这个障碍并不只是情面的问题。

不能为还是不敢为?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常松说,赴京前,他查看了纠纷突出的案件,对其原因进行了梳理,发现有三大类原因比较突出: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公司改制。“这三类原因导致的案件中,很多与政府行为有关。”

“来之前还接受了一个案件,省内某地的政府将之前与当地农民签订的近万份合同全部废除,引起农民的不满。”王